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

图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哪项解释合理(    )

A . 血管1的血流速度最快 B . 血管3是动脉血管,流静脉血 C . 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身体以免其乱蹦 D . 毛细血管极细,应用高倍显微镜寻找
2、我们去医院看病,中医切脉实际上是以下哪个部位(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神经
3、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4、下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物质

 ①

 ④

氧气

40

98

30

102

二氧化碳

46

42

50

40

A . ①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 . ②表示肺泡处 C . ③代表组织细胞 D . 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5、

下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来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 . 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 . 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D . 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6、人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    )

A . 肺泡周围的毛细管 B . 组织细胞 C . 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 D . 肺泡内
7、在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部位是(   )

A . 肺泡壁 B . 组织细胞 C . 肺泡处毛细血管 D . 组织处毛细血管
8、经过肺泡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成分变化时(     )

A . 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 B . 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C . 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D . 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9、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不断交换是因为(    )

A . 肺泡有良好的弹性 B . 肺泡内的气体浓度高,压力大 C . 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氧的含量高,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低 D . 肺泡内的氧的含量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10、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哪条血管中的血液含氧浓度最高(    )

A . 肺静脉 B . 肺动脉 C . 上腔静脉 D . 下腔静脉
11、

如图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则(     )

A . ①为氧气 B . ①为二氧化碳 C . 甲处流的是动脉血 D . 乙为肺动脉
12、

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B . 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 . 若X为肾小球,则a为静脉 D . 若X为心脏,则a为动脉
13、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a→b→c→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 . a代表肺静脉 B . c代表肺部毛细血管 C . 这是体循环的路线 D . 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4、

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液情况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c处氧气含量降低,则b处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B . 若c处葡萄糖含量降低,则b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C . 若c处氧气含量增加,则b处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D . 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血液加抗凝剂后会自然沉淀分层,这可以证明血液由         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2、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可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 数量最少的是      , 血液成分中还有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      。血细胞中,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      , 其中主要运输氧气的是细胞中的      ; 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 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是      

3、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其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      ,它有运输      的作用。

4、 在地震灾害中,外伤性大出血病人相对较多.输血是抢救急性大出血患者最有效地措施之一.如果一位急性大出血患者的血型是O型,则只能给该患者输      型血.

5、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该输入      , 严重贫血患者 应该输入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该输入      

三、探究题(共2小题)

1、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和探究的问题.

(1)

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同学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A图和B图细胞,制作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       和       ,制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碘液,其作用是       .有同学比较了A图和B图细胞,发现B图细胞中没有叶绿体、[5]大液泡和[       ]       .某同学在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会变得更       .(亮或暗)

(2)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时,某同学根据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做了记载(如下表),请根据表内信息回答:

编号

大小

数量

形状

细胞核

“﹣”表示没有看到

1号细胞

圆球形

2号细胞

圆饼状

3号细胞

根据这位同学的记载,你判断1号细胞是       ,2号细胞是       , 没有看到的3号细胞是       .这位同学没有看到细胞核,你认为有细胞核的应该是       号细胞.生物体内的血液有各种颜色,人体血液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某种细胞中含有      

2、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的实验,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1)
A . 细准焦螺旋 B . 粗准焦螺旋 C . 反光镜 D . 遮光器
(2)如发现所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方向移动.

(3)图中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的血细胞是       .

(4)皮肤轻微擦伤后会流血,可是伤口很快就止血了,这主要与图中[4]       有关.

(5)皮肤外伤感染时,图中[2]       明显增多.

四、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下表为两位男性患者血常规化验报告单,请将化验结果与正常值进行对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姓名:李伟  性别:男

姓名:张刚 性别:男

正常参考值

化验项目

测定值

化验项目

测定值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白)

PLT(血小板)

4.8×1012 个/L

18×109个/L

142g/L

210×109个/L

RBC

WBC

Hb

PLT


3.1×1012个/L

8×109个/L

110g/L

235×109个/L

男:(4.0~5.5)×1012个/L

(5.0~10)×109个/L

男:120~160g/L

男:(150~350)×109个/L

(1)经医生诊断李伟患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他的      数量过多,

(2)张刚的RBC数目过少、Hb的含量过低,可能患有      

(3)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