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测试题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作物 | 茶树 | 棉花 | 水稻 | 甘草 |
适宜生长的pH | 5.0~5.5 | 6.0~6.8 | 6.0~7.0 | 7.2~8.5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①最清洁的燃料 ;
②广泛用于肥皂、造纸等的碱 ;
③碳酸饮料中的酸 ;
④西气东输的“气”中主要成分 。
①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②用石墨碳棒做电极是利用石墨的 ;
③氯化铵中阳离子的符号 ;
④干电池工作是把 能转化为电能。
溶解度/g 温度/℃ |
0 |
20 |
40 |
60 |
碳酸钠 |
7.0 |
21.8 |
48.8 |
46.4 |
碳酸氢钠 |
6.9 |
9.6 |
12.7 |
16.4 |
甲 乙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三、推断题(共2小题)
四、实验题(共2小题)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④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⑤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⑥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⑦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混合沉淀B和无色滤液C。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Cl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
D、滤液E和气体F。
Ⅲ.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五、计算题(共2小题)
操作次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剩余固体质量(g) |
4.25 |
3.95 |
3.35 |
3.35 |
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