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

1、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价    红    水    头昏脑 B . 罩    囚    统    烟雾罩 C . 面    谐    气    一唱一 D . 子    板    具    大大样
2、省略号的作用一般有:A.表因人抢白话未说完;B.表心情矛盾;C.表思索在进行。试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①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②“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③“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孔乙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B . 《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战斗檄文和强烈呐喊。 C . 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 D . 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与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
4、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他从破衣袋里出四文大钱。

②坐着用这手慢慢去了。

5、读孟郊的诗《登科后》,回答问题。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此诗刻画了诗人考中进士前的      ,考中进士后的      
(2)结合《孔乙己》谈谈你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认识。
6、探究发现:结尾两段,说到孔乙己的结局,只是猜测,没有确切的消息,你认为,孔乙己当时会不会活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至少写出两条)

二、阅读理解(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妙处。

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出九文大钱。

②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出。

(3)谈谈你对选文中划线句子“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理解。
(4)选文通过对孔乙己的                        的描写来反映其性格。
(5)选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