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24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归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归纳为一个主题单元,下列最符合该单元主题的是(    )
A .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 专制集权的加强 D . 文化专制的强化
2、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是“明修长城清修庙”。其中“清修庙”隐含着清朝统治者(    )
A . 讨好西方列强的心态 B . 大兴土木的喜好 C . 处理民族事务的政策 D . 害怕农民的心理
3、明代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今抚州市宜黄县人,历事三朝,土持兵事三十年,抗倭戍边屡建奇功,以下人物能与谭纶共同捍卫海防的是(    )
A . 岳飞 B . 郑和 C . 戚继光 D . 郑成功
4、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    )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 . 康熙帝 B . 雍正帝 C . 乾隆帝 D . 道光帝
6、《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 . 郑和下西洋 B . 吴国船队到夷洲 C .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 清军进入台湾
7、小明在阅读某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舰队到达了印度。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人口稠密的岛国。我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获得了他们的财产……当我抵达(占巴)的时候,我沿着海岸线向西行,发现了一片巨大的土地,我想那一定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据此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8、下列人物与其历史贡献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历史贡献

A

罗伯斯庇尔

开启了“科学革命的开端”

B

富尔顿

提出“日心说”

C

卢梭

人民主权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D

迪亚士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A . A B . B C . C D . D
9、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下列人物,为牛顿提供“肩膀”的有(    )

①爱迪生 ②伽利略 ③斯蒂芬森 ④哥白尼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10、孟德斯鸠认为,市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市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了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中国
11、18世纪,有一位伟人领导了反对英国“奴役压迫”的革命,争取了民族独立,成为这个国家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他是(    )
A . 克伦威尔 B . 华盛顿 C . 罗斯福 D . 罗伯斯庇尔
12、有人歌颂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体现者”,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B . 把共和国变成帝国 C . 颁布了《人权宣言》 D . 制定《拿破仑法典》
13、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提示内容

①起止时间:1861~1865年

②相关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

A . 美国南北战争 B . 拉美独立运动 C . 法国大革命 D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4、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围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
A . 提倡“文明开化” B . 实行征兵制 C . 废除全国所有藩国 D . 允许土地买卖
15、第一次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牛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路开始修建

②内燃机广泛使用

③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④流水线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16、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A . 割让香港岛 B . 赔款白银4.5亿两 C .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17、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围联军侵华战争
18、下表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元:万担)。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中国(    )

棉花产量

棉花国内销售商品量

棉花出口

进口外国花

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

802

211

0

50

5

1894

832

200

76

4

218

A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 棉花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C . 民族工业已经产生 D .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9、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左宗棠等

④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下列最能体现“西学东渐”这一文化交流特征的著作是(    )
A . 《孙子兵法》 B . 《坤舆万围全图》 C . 《大唐西域记》 D . 《马可·波罗行纪》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一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脚上带着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世界”被发现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一中“人”的发现,说说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举当时的一位“巨人”及其代表作品一部。
(3)材料二的内容体现的是什么思想主张?该思想主张由谁提出?
(4)材料反映的这两场运动都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2、近代以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英国、法国、美国等世界性大国,各国的崛起历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7世纪,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英国》解说词整理

材料二: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日期定义为“革命的年代”,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三:“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8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材料一中“17世纪,英国……抢占了先机”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双元革命”分别指英国、法国的哪一重大事件?任选一事件,说明其影响。
(3)回顾往昔,200多年前的美国首创了怎样的新体制?并说明美国这一新体制创市的标志性事件。
(4)分析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英、法、美三国发展道路的相似之处。
3、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而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鲁迅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1)最早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带给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
(2)“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除材料外,请至少再从两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简述中国遭受“三次灾难性战争”的原因。
(3)战败是撬动近代中国制度改革的动力。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试举例说明。
(4)近代历史上这次变革的结局,带给行进在探索救国路上的有识之士怎样的启示与教训?
4、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洋务运动”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中外关联】图中铁甲舰是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于1885年从德国定购的,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探照灯各一具,由3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

据材料,指出图中铁甲舰采用了哪些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

(2)【论从史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的史实1和史实2,你能分别得出它们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结论是什么?

轮船招商局

史实1: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近代政府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也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史实2: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吸收了私人资本。

(3)【方法运用】对李鸿章的评价,姚华和庄平的观点截然不同(见图)。

请你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运用什么方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24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