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2、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喝汽水后打嗝,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 . 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 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D . 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3、纳米二氧化钛(TiO2)可净化室内空气,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A . -4    B . -2    C . +2    D . +4
4、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 氢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氦气
5、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锈铁钉    B . 山泉水    C . 液态氧    D . 鲜牛奶
6、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金刚石    B . 石墨    C . 碳-60    D . 一氧化碳
7、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氮气无色无味    B . 碳酸易分解    C . 硫具有可燃性    D . 盐酸有酸性
8、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    )
A . 物质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分子
9、“低能耗”、 “低废水”、 “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 . 纸张双面使用    B . 冬天将空调温度调的很高 C . 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 . 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1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镁条    B . 木炭    C . 红磷    D . 铁丝
11、家庭常用液体的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 洁厕精:1.0    B . 洗发露:7.6    C . 洗衣液:10.5    D . 漂白液:13.4
12、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B . 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火箭发射 C .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 D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成各种灯具
1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 原子数目        B . 原子质量         C . 物质种类       D . 元素种类
14、在“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 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容易 B . 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一些食醋可制得二氧化碳 C . 用点燃的方法区别天然气和煤气 D . 把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是否发亮,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15、化学用语表达中,正确的是(    )
A . 2个氧分子:2O    B . 一氧化碳:Co C . 3个氦分子:3He    D . 氧化钠:NaO
16、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操作“1”是称量    B .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 C . 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D . 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移去酒精灯
17、以下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 . 钻木取火——通过摩擦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B . 人要实,火要虚——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 .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
18、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取用固体药品 C . 倾倒液体药品     D . 加热液体.
19、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布盖灭
20、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受热易分解使肥效损失,应在避光阴凉处保存。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 X↑+CO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 HNO3    B . NO    C . NH3    D . CO
21、1mol氮气和2mol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2mol甲,若以“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可以表示甲分子的的图示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2、以下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
A . 观察气体颜色    B . 插入燃着的木条 C . 闻气体的气味    D . 倒入澄清石灰水
23、一只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假设水没有减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 . “白膜”为析出的氢氧化钙固体 C . 形成“白膜”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 . 若加热饱和石灰水溶液,溶液会变浑浊
24、实验室用氯化钠配置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氯化钠 B . 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 . 溶解氯化钠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 . 将配制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2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 . 要是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 D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①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硅的元素符号是      

②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入N2、CO、SO2、HCl、Ca(OH)2 , 其中形成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时      

③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氧化剂是      

④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      种元素组成,0.25 mol C3H8中约含有      个H原子。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      

□C3H8+□O2 □CO2+□H2O

2、水是地球上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

(1)如图所示的是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和      

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生石灰,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管1中生成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少量下面的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 (3)
A . 食盐        B . 蔗糖        C . 味精        D . 芝麻油
(4)碘酒中的溶剂为      。(写出物质名称)
(5)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50g的4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KNO3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溶液。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

a

b

c

d

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

45

50

55

60

所得溶液的质量

95

100

105

105

①实验a、b、c、d中,有未被溶解的KNO3固体析出的实验是      (填写实验编号)。

②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③实验a、b、c、d所得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④取实验b所得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3、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右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右图)。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e、f仪器的名称是:e,f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A、B、C、D),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实验中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

③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填“漏气” “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④常温下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选填下列说法的序号)。

A.可以随时加液 

B.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C.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用D装置来收集氢气,在D装置中装满水后气体从管通入(填“g”或“h”)。

9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含硫酸的物质的量mol,用上述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是Cu、Fe2O3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比例,称取该粉末5.0g装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②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小组内小丁同学分析表中的数据后,得出红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小组内小林同学认为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应先断开A和B的连接,你认为是否需要?为什么?      

④实验后小组内有同学指出:上述装置未进行尾气的处理。于是有同学设计了用下图装置代替原装置,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是      

    A.收集一氧化碳       

B.吸收二氧化碳        

C.检验二氧化碳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①实验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填装药品,并设法将整个装置充满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步骤

操作

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

无变化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

      

无变化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通过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②装置C在步骤二中的作用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青浦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