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正确的说法是( )

A . 生成物中的元素都是化合态 B .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 . 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D . 反应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2、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装入粉末状固体    D . 装入块状固体
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川融化    B . 衣服晒干    C . 蜡烛燃烧    D . 酒精挥发
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物质是(   )
A . O2    B . N2    C . CO2    D . H2O
5、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 氧气    B . 水    C . 石灰石    D . 二氧化碳
6、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
A . 白酒    B . 食盐    C . 白糖    D . 植物油
7、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碳    C . 碳60    D . 木炭
8、物质的化学式与俗称不相符的是(   )
A . CuSO4·5H2O——胆矾    B . CaO——生石灰 C . NaCl——食盐    D . Ag——水银
9、FeCl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2    C . +3    D . -2
10、家庭中常见物质呈酸性的是(   )
A . 食醋(pH=3) B . 牙膏(pH=9) C . 食盐水(pH=7) D . 肥皂水(pH=10)
11、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所用墨汁中的碳具有(   )
A . 常温下稳定    B . 可燃性    C . 还原性    D . 氧化性
12、与气体溶解度有关的是(   )

①温度    ②压强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质的质量

A . ②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13、关于原子、分子叙述正确的是(   )
A .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原子和碳原子 B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 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D . 臭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14、如图所示,关于电解水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 B . 管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C .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2∶1
15、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 . 减少煤的浪费    B . 减少氧气的消耗 C . 减缓温室效应    D . 减少酸雨的形成
16、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中氧气的再生剂,有关过氧化钠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尔质量为78 B . 0.5mol Na2O2中含16克氧元素 C . 过氧化钠由二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 . 该物质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7、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叙述正确的是(   )
A . 某盐酸中氯化氢含量为36%是指100克水中含氯化氢36克 B . 往某溶液中加固体,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 .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定值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含量越大
18、不能证明物质X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是(   )
A . X加热分解产生碳和水 B . 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 乙烯(C2H4)和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只生成X D . 1molX 与 3mo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mol水和2mol二氧化碳
19、实验操作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A .     B . C .     D .
20、a mol氧化铜与足量的木炭高温下充分反应,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曲线甲表示氧化铜的物质的量 B . 曲线乙表示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C . K点时,固体中铜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mol D . K点时反应减少的木炭与生成的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填空。

① 能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② 我们需要洁净的水,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③ 家用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      性;

④ 中考答题时要求使用2B铅笔,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写物质名称);

⑤ 为了缓解干旱,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写物质名称)。

2、1mol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表。

燃料

一氧化碳(CO)

氢气(H2)

甲烷(CH4)

酒精(C2H5OH)

状态

气体

气体

气体

液体

热量(kJ)

282.6

285.8

890.3

1367

①上述燃料中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从等物质的量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少来分析,目前最适合家庭使用的气体燃料是      

②充分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燃料,排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      

③煤气(主要成分是CO)与其它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      ,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④酒精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      ,0.5mol酒精中含有      个氢原子。

3、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 a点表示的意义是20℃时,在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6克。

② 60℃时,50克水中加入克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再往该溶液中加入115克水后,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③ 提纯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III为下图中的(填序号),溶液M中所含溶质为

④ 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根据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甲烧杯中的加入固体是(填“KNO3”或“NaCl”)。

对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Ⅰ.从20℃升温到60℃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Ⅱ.20℃时,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

Ⅲ.将溶液从20℃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Ⅳ.60℃时,乙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

Ⅰ. 写出甲途径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把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      色。

Ⅱ. 甲乙途径都能用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主要因为这种原料含有      元素,而且来源非常广泛。实验室不用丙丁途径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理由是      

Ⅲ. 写出实验室用乙途径制取二氧化碳,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装置组合(填序号)      

(3)乙途径中用12.5g石灰石(纯度为80%)与73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Ⅰ. 石灰石中碳酸钙物质的量是      mol。

Ⅱ. 该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某小组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探究实验中进入C中的气体(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 实验开始时,先      (选填“通CO”或“加热”),目的是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是      

② 反应一段时间后,A中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      (选填“>”、“<”、“=”)B中增加的质量。

③ 探究进入C中气体,甲同学认为是CO、H2O,乙同学认为是CO2、CO,你认为还可能是      

若甲同学的结论正确,除了E处有火焰,还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Ⅰ.A中固体变红  Ⅱ.B中石灰水变浑浊  Ⅲ.C中固体变蓝  Ⅳ.D中石灰水无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松江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