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社会法治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________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广州 D . 深圳
2、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________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以表彰他们在可持续经济增长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
A . 日本 B . 英国 C . 德国 D . 美国
3、《淮南子》中写道: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这告诉我们(    )
A . 要有规则意识 B . 要有权利意识 C . 要有责任意识 D . 要能以礼待人
4、张某骑电动车不戴头盔且闯红灯,被交警处以罚款。张某的行为属于(    )

①刑事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一般违法行为     ④行政违法行为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5、周小强经营一家服装厂,他将不合格的服装当众烧毁,并告诫员工一定要讲诚信。虽然企业一时受到了损失,但后来却收获到了大量的订单,企业逐步壮大起来。这表明(    )

①诚信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诚信能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

③诚信必然使自己利益受损

④一旦有了诚信就能发财致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6、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下列诗句中体现“承担社会责任”的有(    )

①从今若许闲庭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7、漫画“网络问政”,表明互联网(    )

A . 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B .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 . 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D . 增加公民权利,减少规范约束
8、网络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说明网络(    )
A . 促进了人际交往 B . 改变了学习方式 C . 易使人沉迷其中 D . 易泄露个人信息
9、古语云:“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句话主要强调的道理是(    )
A . 群体的生活要有秩序 B . 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C . 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 D .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10、古人云:“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告诉我们要学会(    )
A . 换位思考 B . 诚恳谦逊 C . 诚实守信 D . 遵纪守法
11、下图照片拍摄了一女孩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梳理头发瞬间。下列标题与该照片最为匹配的是(    )

A . 礼让为先 B . 遵守规则 C . 关爱他人 D . 法不可违
12、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下列对于国家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②为了国家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损

④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13、春节临近,私营业主李某还拖欠农民工老张的工资五万多元,老张多次讨要未果。老张较为合理的做法是(    )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叫人把他家里的东西搬走

③将他绑起来逼迫偿还     ④晓之以理,通过协商解决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4、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古代文字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是(    )
A . 埃及象形文字保存了古埃及文明并流传至今 B .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 C . 腓尼基字母文字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D . 甲骨文成为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全国规范文字
15、下图示意罗马帝国版图基本确立时的疆界,此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元朝
16、公元前5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一批以教授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他们讨论的中心集中在人类社会政治伦理等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 . 斯巴达的贵族统治 B . 罗马共和制度 C . 古希腊人热爱文学 D . 雅典民主政治
17、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
A . 阻碍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B . 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 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18、7世纪,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 . 宗教信仰 B . 政治口号 C . 个人魅力 D . 经济实力
19、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
A . 统一文字 B . 统一货币 C . 统一度量衡 D . 盐铁官营
20、我国古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与艺术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书圣”的分别是(    )
A . 华佗;顾恺之 B . 张仲景;顾恺之 C . 张仲景;王羲之 D . 华佗;王羲之
2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右展。回答小题。
(1)“文景之治”时期在惠农方面的措施是(    ) (1)
A . 提倡节俭 B . 整顿吏治 C . 奖励耕织 D . 轻徭薄赋
(2)“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至贞观十年,米每斗值二钱。”这说明贞观年间(    ) (2)
A . 粮食紧缺,经济凋敝 B . 米价没有任何波动 C . 整肃吏治,巩固统一 D . 粮食生产得到发展
22、为探究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课堂上老师出示图4幻灯片。该幻灯片内容说明这一时期的统治思想是(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法家思想 D . 墨家思想
23、元朝、隋唐都实现了国家统一。元朝与隋唐相比其鲜明特点是(    )
A . 政权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 B . 属于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 C . 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 . 政治实现高度集权
24、“朕(宋太祖)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材料中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使思想实现“大一统”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5、下图为一组历史图片,如果给这组图片的主题命名,最合适的是(    )

A . 宋代商业繁荣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元代都市生活 D . 北方民族融合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天上午,陈先生去一家洗车店洗车时不慎将存有重要资料的手提电脑遗忘在店里.回去再取时,发现电脑已不翼而飞。洗车店通过调阅监控视频,发现电脑是被该店员工卢某“拿走”的。随后,陈先生拔打卢某电话,对方矢口否认,而后关机。有人提示陈先生:“按相关规定,卢某的行为属不当得利,涉嫌犯罪。”

法律链接:

《刑法》(2017修订)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结合材料,说明有人认为卢某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理由。
(2)如果你是陈先生,你将如何“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嘉兴某校开展“关爱·关心·责任”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课的几个环节,认真阅读环节,回答问题。
(1)【环节一:关爱他人】

出示材料:嘉兴Q集团董事长沈某在获得省“慈善奖”时说道:有一种力量比追逐名利更让人有动力,那就是助人为乐所带来的内心满足。作为一名企业家更应关爱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根据材料,说说你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的理解。

(2)【环节二:关心国家】

播放习总书记讲话视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梦”不可能一夜成真。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3)【环节三:责任担当】

老师总结:关爱他人,关心国家,都是我们的责任担当。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中,在不同场合担当不同的角色。但不论担当什么角色,都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根据老师总结,结合实际,以“我的角色与责任”为题,谈谈你的感悟。

3、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秦以来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摘编自胡寄《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三: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据材料一,列举“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时期”的两位思想家及其主张。
(2)材料二中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三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有何不同?
(3)通过本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事件?
4、汲取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利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列举公元1世纪至唐朝前、大唐时期的史实各一则,说明中日文明交流及对日本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日本的“二官八省制”与中国哪种制度相似?并说出该制度的主要作用。
(3)概括材料三中日本改革的特点,并指出这些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