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4小题)
1、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
A . 王羲之的字
B . 顾恺之的画
C . 石窟艺术
D . 青铜器
2、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
3、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
A .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 .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 . 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 .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4、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战国
D . 东汉
5、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 司马迁编写《史记》
C . 华佗发明了“五禽戏”
D .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6、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宋太祖
7、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繁荣盛世局面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 . 关西
B . 新疆
C . 西域
D . 西藏
9、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 . 黄岩岛
B . 钓鱼岛
C . 台湾岛
D . 海南岛
10、《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11、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
A . 世袭继承
B . 皇帝任命
C . 地方推荐
D . 考试选拔
12、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 项羽
B . 张骞
C . 蔡伦
D . 华佗
13、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
14、“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墨家
15、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深
B . 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 . 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6、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是( )
A . 基督教
B . 佛教
C . 道教
D . 伊斯兰教
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8、东汉末年开始,许多北方人迁居到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江南地区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
B . 江南地区疫病少
C .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D . 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
19、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 . 城濮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巨鹿之战
20、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 . 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 .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 . 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2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这部书是( )
A . 《天工开物》
B . 《本草纲目》
C . 《齐民要术》
D . 《九章算术》
22、东末年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扁鹊
D . 李时珍
23、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 历史剧《三国》
B .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 司马迁《史记》
D . 诸葛亮《出师表》
24、经历了三国分立后,又出现了一个短暂而统一的朝代是( )
A . 西晋
B . 东晋
C . 南朝
D . 北朝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
1、阅读材料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1)“中国文化历史,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请写出墨、道两家代表人物各一位。南怀瑾说“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你从中获得了哪些精神食粮?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主要也是三家,除了儒家和道家,另外还有哪家?其代表人物商鞅推行的哪项措施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
(3)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请例举一位在历史上对佛教颇具影响的云浮籍人物。如果游客问你:云浮佛教古迹最有名是哪里?你会告诉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