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 蜡烛燃烧,葡萄酒化 B . 汽车爆胎、米饭煮糊 C . 水果腐烂、蔗糖溶解 D . 玻璃破碎、鲜肉冷冻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闻气体气味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熄灭酒精灯
3、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4、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蓝色WE来”,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   )
A . 自带布袋购物 B . 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 C . 使用一次性木筷 D . 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
5、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 . 78%    B . 21%    C . 11%    D . 58%
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海水、干冰    B . 冰水、水银    C . 食醋、糖水    D . 煤、金刚石
7、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 C .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 . 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8、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 乙是反应物 C .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 .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      
(2)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      
(3)2个铁离子      
(4)硫的+6价氧化物      
2、锂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动车行业,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填“A”、“B”、“C”);
(3)B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常表现出来的化合价是      
(4)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的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A”“B”成“C”).
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下图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试管B所对应的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
A .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 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 .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3)
A . 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 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 . 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 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       ;生活中经常使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4、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按题意要求完成填空。

(1)写出带有标号a仪器的名称
(2)以上装置A~F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改正;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使用装置G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选择装置B或C都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
(5)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加热条件下,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反应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5、近来全国各地px事件闹得沸沸扬扬。PX就是对二甲苯,其化学式 为C8H10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有毒性。广泛用于有机溶剂和合成医药、涂料、树脂、染料、炸药和农药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PX消费国。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1)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3)对二甲苯中C、H元素的质量比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短线“—”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B组成元素相同,A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药品;E、F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很稳定.试推断: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      ,F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      

D→E:      

(3)请写出D元素形成的常见的两种单质的名称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在今年五校“庆元旦 贺新年”联欢晚会上,戴校长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1)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

①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②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3)【实验验证】

(4)CO2 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6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营口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