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查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钞票上的画面内容往往都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练。下边这张纸币应该出现在(    )

A . 埃及 B . 伊拉克 C . 印度 D . 中国
2、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仍存在很大影响。当时的国王应属于(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首陀罗 D . 吠舍
3、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手工作坊中严禁使用奴隶劳动 B . 妇女在公民大会上发表言论 C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D . 外邦人担任政府公职
4、古代世界各民族创造的科技和文化为近代文明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属于古希腊代表性建筑的是(    )
A . 万神庙 B . 帕特衣神庙 C . 凯旋门 D . 卢浮宫
5、11—13世纪,西欧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兴起。下列选项符合这些城市情况的是(    )
A . 封建制度彻底瓦解 B . 教会已无力进行统治 C . 城市已实现绝对自治 D . 工商业者聚集生活
6、穆罕默德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 . 宗教信仰 B . 经济实力 C . 个人魅力 D . 政治口号
7、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士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生产方式属于( )
A . 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B . 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C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8、“经过漫长的航行后杆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一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文中的“他”指的是(    )
A . 迪亚士 B . 哥伦布 C . 达·伽马 D . 麦哲伦
9、某纪念馆馆长介绍道:“这些奴隶从他们的家乡被绑到这里,然后通过臭名昭著的‘不归之门’被运到外国。约有五分之一的黑奴死在海上。他们语言不通,在美国市场上被卖掉。在奴隶主的皮鞭下卖命到死。”馆长的话揭露了(    )
A . 西欧农奴制的残酷 B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C . “三角贸易”的罪恶 D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弊端
10、法国历史上曾颁布了一部文献,宣称“人们人来自由,权力平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部文献是(    )
A . 《大宪章》 B . 《人权宣言》 C . 法国1791年宪法 D . 《独立宣言》
11、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领导北美13个殖民地做了这件“破天荒的大事”的历史人物是(    )
A . 华盛顿 B . 杰斐逊 C . 克伦威尔 D . 罗伯斯庇尔
12、“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
A . 专制王权和议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B . 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C . 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13、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滋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主要指拿破仑对外战争(    )
A . 推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 . 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 C . 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D . 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14、下图是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导致英国180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A . “三角贸易”远程航行的燃料需求 B . 改良蒸汽机广泛使用后对煤炭需求剧增 C . 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D . 英国参加一战的战争资源需求
15、“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为了工人无产者,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发生在(    )
A . 文艺复兴时期 B . 新航路开辟时期 C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更为同时进行的新航路开辟,以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摘编自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材料二:启蒙运动对欧洲政治革命的意义……“砸烂可耻的东西”、“自由放任”和“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合理内核,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精华,结合各国个人运动的实践,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历史必修1》

材料四:《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是社会分裂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在自己先锋队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历史必修1》

(1)根据材料一概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制度和习俗”在法国主要集中体现在哪里?法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砸烂可耻的东西”?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4)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知思想文化的进步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一认知给我们什么启示?
2、革命和改革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或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世界历史》上册

材料二: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用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京师设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摘自《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在我们看来,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英帝国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除了必要的社会经济和地理条件之外,通过17世纪英国革命而最终形成的政治体制,也为此后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摘白《强国之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最先出现在古代欧洲的哪个国家? “我”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什么为纽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诏书”是在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中发布的?从改革的内容看它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分析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革命”是什么事件?“最终形成的政治体制”是哪种体制?分析“17世纪英国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或革命要取得成功,需具备什么条件?
3、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法制和法治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在不断地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为了加强统治,当时的国王制定了一部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出现表明了一个什么事实?
(2)罗马对人类文化做出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在法学方面,《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这部法律的颁布具有什么历史作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编纂的哪部法律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法律权力与法律义务在逻辑结构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世纪欧洲庄园法庭开庭时佃户必须履行什么义务?《权利法案》中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这是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4)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1787年美国宪法,它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联邦制共和国的国家体制,它的分权制衡是指行政权、立法权和什么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这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政治上什么局面的出现?
(5)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法制和法治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的调整器。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历史上法制建设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北海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