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查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192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里的“远古人类”是指(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山项洞人
2、在半坡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应该是(    )
A . 青铜器 B . 铁器 C . 铝器 D . 陶器
3、《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 .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B . 金属乐器的制作技巧 C . 铁农具的制造技巧 D .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4、《三国志》称秦始皇“罢候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县制
5、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该文字是(    )
A . 大篆 B . 小篆 C . 隶书 D . 楷书
6、“楚河汉界”为中国象棋盘中的分界线,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
A . 楚汉之争 B . 长平之战 C . 巨鹿之战 D . 淝水之战
7、“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最大的作用是(    )
A . 推行了新儒学教育 B . 促成了“文景之治” C .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D .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8、“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描述的是东汉的(    )
A . 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B .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C . 皇帝管庸感味,不理朝政 D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9、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释式上有这样一个镜头:“悬浮于半空的画纸,幻化成辽远无边的沙漠,敦煌舞者在沙漠之上轻步曼舞,引领我们开展一场友谊之旅”。这场“友谊之旅”开始于(    )
A . 秦灭六国 B . 文景之治 C . 张骞通西域 D . 光武中兴
10、“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传教士和中国皈依者到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西北部十分之九的居民都信奉了。”这里“传入中国”的是(    )
A . 基督教 B . 白莲教 C . 佛教 D . 道教
11、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期而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诸侯王的内乱,这场内乱是(    )
A . 七国之乱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八王之乱 D . 黄巾起义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这主要说明江南地区(    )
A . 经济得到开发 B . 社会动荡不安 C . 北民的南移 D . 自然条件优越
13、《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诗中提到了西晋永嘉五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材料反映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战乱频繁 B . 没有好的衣服穿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自然条件恶劣
14、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 早期国家的社会变革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5、“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
A . 郑国渠 B . 都江堰 C . 灵渠 D . 大运河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地区间战役不断,在争斗中各地区也促进了民族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诸侯的霸权与汉末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截然不同的。春秋霸主打着“尊王”的旗帜,才能够取得代天子“礼乐征伐”的合法性,才能够在会盟时被周天子册封为“伯主”,成为大家公认的霸主。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图一: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图二:战国形势图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诸侯打着“尊王”旗帜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个打着“尊王”旗帜成为的霸主是谁?
(2)根据材料二,观察图一,图二,指出两幅图中的诸侯国在数量及疆域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争名称。当时的吴国派卫温到达图中A,这一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A在当时被称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三国两个时期的相同特征。
2、改革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古代的改革,顺应历史潮流则成功,国家则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同“律”,律令)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四: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齐世荣 总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找出商君辅助秦孝公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商君”是谁?分析商君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会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魏主”的姓名。概括“魏主欲变北俗”采取的措施。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实施这些措施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成功的改革所具有的共同点。
3、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被海内外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谁?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是什么?它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它是什么朝代的文字?
(3)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在这一领域曾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这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
(4)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等,这是纪念蔡伦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他的贡献主要是什么?在浩瀚的夜空,有一颗以我国科学家祖冲之的姓名命名的小行星,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学方面都有重大成就,请列出其中的一项成就。以上两人具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