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限时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 . 巩固新生政权 C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 中共七大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2014年3月28日,搭载着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追根溯源,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  和平解放西藏 B . 北伐战争 C . “九一八事变” D . 抗美援朝
5、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面人物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

①焦裕禄       ②黄继光       ③邓稼先       ④邱少云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6、.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7、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兴起于 (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 大跃进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8、2015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建成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9、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 )

A .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召开了中共八大 C . 完成了三大改造 D . 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10、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了!这一伟大的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

A .   工商业改造 B . 人民公社化 C . “一五”计划 D . 土地改革
11、

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国有企业改革
12、

见下图,M到N处生产总值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土地改革的开展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 .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3、1958年6月《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 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4、20世纪60年代,他带病坚持工作,率领河南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使贫穷面貌开始改变。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他是 ( )

A .   孔繁森 B . 焦裕禄 C . 雷锋 D . 王进喜
15、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大跃进”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材料四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中国对此采取了什么行动?

(3)材料三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作用?

(4)从表格中得出什么结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九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 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在何处。

(5)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限时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