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真题体验2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8小题)

1、“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西周 D . 商朝
2、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商朝 D . 东周
3、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4、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

A . 黄帝 B . C . D .
5、

右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6、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D .
7、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

A . 舜传位于禹 B . 禹传子,家天下 C .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 汉武帝大一统
8、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越王勾践
9、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

A .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 吴、魏、燕、赵、楚、秦、韩
10、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

A . 牧野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巨鹿之战 D . 赤壁之战
11、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 )

A . 夏商时期 B . 西周时期 C . 春秋战国时期 D . 秦汉时期
12、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 )

A . 退避三舍 B . 围魏救赵 C . 纸上谈兵 D . 三顾茅庐
13、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 ( )

A . 商鞅变法 B . 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C .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D . 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14、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 . 奖励耕战 B . 承认土地私有 C .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 建立县制
15、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失。为此,秦孝公 ( )

A . 实行分封制 B . 任用商鞅变法 C . 推进大一统 D . 推行汉化政策
16、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商鞅变法的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措施对下列哪几类人有奖励 (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③④
17、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 . 西周、春秋 B . 春秋、战国 C . 西周、东周 D . 东周、战国
18、

根据下图判断,与其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天演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材料四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所陈述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上述思想主张开启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领域里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上面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为哪一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这一次讲话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57—196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材料三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2)列举20世纪5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3)联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及重要影响。

(4)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什么?

(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哪些举措体现出“不断为人民造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真题体验2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