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真题体验3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李白描绘秦王(   )
A . 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B . 10年征战,统一全国 C . 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 . 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2、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右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郡守
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

A . 王位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行省制 D . 中央集权制
4、《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 (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世袭制
5、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刺史
6、

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 )

A . 皇帝制 B . 郡县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中央集权制
7、2014年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哪一种 ( )

A . 甲骨文 B . 大篆 C . 小篆 D . 楷书
8、“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

A . 削弱了王国势力 B . 促成了“文景之治” C .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 .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9、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推恩令 D . 科举制
10、西汉时开辟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这条“丝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 )

A .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 B . 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 C . 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 D . 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
11、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

A .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 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 .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 . 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12、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最初开通于唐朝 B . 起点在洛阳 C . 中转站是大秦 D . 张骞是功臣
1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 . 加强文化控制 B . 加强经济管理 C .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 巩固国家统一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有历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

请回答:

(1)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哪一年?为巩固统一,秦王嬴政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怎样建立这一制度的?

(2)汉武帝时,确立某一学说的“独尊”地位,从而形成了全国上下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和普遍认同的文化体系。这是哪一学说?

(3)从秦汉时期起,国家的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综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 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明朝那些事儿》


材料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 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材料四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 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 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臣”是谁?这是他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

(2)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什么朝代?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

(3)用准确的词句概括这个建议,并简述其实施产生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5)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6)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3、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真题体验3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