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3.2 力的存在(第3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
A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
B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C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D . 至少要改变力的一个要素
2、游泳时手向后划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 )
A .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B . 完全相同
C .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不同
D . 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不同
3、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A . 至少要改变力的一个要素
B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C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D .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
4、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与受力面积有关
5、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 )
A .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6、如图所示,小强和大勇用拉簧锻炼身体。图中所示情景主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 . 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C . 与力的方向有关
D . 与力的大小有关
7、射门时,球员踢出去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所示),图中F表示踢球的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 )
A . 作用点不同
B . 方向不同
C . 大小不同
D . 单位不同
8、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 , 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
A . F1<F2
B . F1=F2
C . F1>F2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下列各种现象:①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②我们推门时,总是推离门轴较远处,这样省力;③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其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系的是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系的是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系的是 。
2、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力。
(1)用1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弹簧。
(2)用200牛的力提水桶。
(3)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50牛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3、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图丁中施加在钢片的力的大小同图甲,只是方向不同)的四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