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真题体验22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
A . 电力的广泛运用
B . 电讯技术的兴起
C . 内燃机的发明
D .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2、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与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有关的是 ( )
①工厂林立 ②汽笛长鸣
③霓虹闪烁 ④网络购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
A . 革命性进展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B . 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C .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D . 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4、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 ( )
A . 蒸汽机
B . 电动机
C . 内燃机
D . 计算机
5、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
A . 从发明交通工具开始
B .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 .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 .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6、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下列国家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 )
A . 德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英国
7、普林西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 )
A . 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B . 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C . 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
D . 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
8、20世纪的战争空前残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
A . 凡尔登战役
B .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诺曼底登陆战
9、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③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A . ②③④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④
10、在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新式坦克、飞机、火炮,甚至原子弹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反思历史,科学技术应该 ( )
A . 大力运用于军事工业
B . 趋利避害,合理利用
C . 成为称霸世界的手段
D . 停止发展,禁止利用
11、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英 | 美 | 德 | 法 | |
在工业产值上所占位次 | 3 | 1 | 2 | 4 |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5 | 4 | 2 |
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
A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 . 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 . 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 . 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
历史时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轨迹,但也打破了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宁静。让我们展开历史的画卷,去见证科学技术的威力。请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在空格中填写相关内容。
(1)图一为英国人瓦特。他研制了改良的 ,并于1785年以后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200年前,英国工程师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2)图二是美国“发明大王” ,人们称赞他为“打开 时代的领袖”。
(3)图三是美国人 制造的四轮汽车,其使用的动力机械是 。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
(4)图四为中国近代某条约签订场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寻求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
(5)图五为小高炉群,反映的是中国1958年掀起的“ ”运动,这场运动在工业上的主要表现是 ,该运动造成了农田荒废,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6)工业革命是 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场手工业逐渐被 生产所取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是“污染”“拥挤”也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另一“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