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关于音乐会上用小提琴演奏乐曲时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程度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 . 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根琴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 . 小提琴的音色与二胡的音色相同
D . 小提琴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2、如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 )
A .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
C .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
寒冬,河水结成冰




3、暑假小明去西湖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漂,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A . 白云倒影
B . 游动的鱼
C . 白塔倒影
D . 绿树倒影
4、今年五一晚上,在大雁塔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相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发光的灯柱是光源
B . 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
C .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 . 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
5、小明同学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光屏上的亮点不是最小时测的焦距长度为L,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际长度为( )
A . 大于L
B . 小于L
C . 等于L
D . 有可能大于L,有可能小于L.
6、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画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 . 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 . 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 . 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 . 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7、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谁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 .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 .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如图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向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初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瓜汁变成水果冰棍的过程属于凝华,
B . 西瓜汁汁变成水果冰棍的过程要放热
C . 白霜是盆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放热形成的
D . 吃冰棍凉爽,因为冰棍含有的热量少
三、填空题(共7小题)
1、物理学中把 叫机械运动。高速公路上车速上限为120km/h,其物理意义是
2、下图是关于物理量的测量, 其中木块的长度是 cm,温度计示数是
3、一束光线入射到水面上,发生 现象。
4、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手电筒前的金属罩是 镜,为了增大观察范围,汽车上的观后镜常用
5、站在清澈的是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在云游,我们看到的云是光的 形成的。看到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要
6、中秋节小明买了一盒“雪月饼”,工作人员在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的干冰来保持低温,他是利用了干冰 的原理;回到家中,小明发现周围空气初现“白雾”,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
7、阳光灿栏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如图所示的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形成的原因是 ,仔细观察这些圆形光斑的直径大小并不相同,光斑直径大小不同主要是 造成的
四、作图题(共4小题)
1、如图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前有一物体,该物体通过两平面镜成像的个数( )
A . 1
B . 2
C . 3
D . 4
2、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
3、
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在图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F。

4、在A点的人想要看见隔壁的人的活动,请你替他想个办法周画出光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是晓洲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的情景:
(1)在安装铁架台上、中、下三个夹子时,应先固定 夹子。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
(2)如图,是晓洲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此固体是 它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第8min时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选取 (填块状或粉未状)并采取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止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 “上”或“下”)移动,如果让蜡烛的像仍成在光屏中间,应该采取 方法。
(4)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是,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在军事演习中,一门反坦克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再经过1.5s 听到爆炸的声音,假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
(1)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多少?
(2)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