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1对微生物的抵抗(第1课时)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图是(  )

A . 皮肤的屏障作用 B . 溶菌酶溶解病毒 C .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D . 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2、人体有多种方法保护自身免受病患。下列自身保护方法中,不属于人体免疫功能的是( )
A . 泪液中的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B . 吞噬细胞吞噬病毒 C . 肝脏中的酒精氧化酶对酒精的氧化 D . T淋巴细胞消灭癌细胞
3、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是( )
A . 人体内的杀菌物质 B .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 C . 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 . 皮肤和黏膜
4、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抗原主要是指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和异物 B . 抗原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 C .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可被白细胞吞噬 D . 抗原的类型不同,但促进人体产生的抗体相同
5、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
A . 病原体 B . 抗原 C . 抗体 D . 免疫器官
6、下列两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图解,请仔细观察,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所示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病菌 B . 乙图所示杀菌物质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 C . 甲图所示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 . 乙图所示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7、近年来,寨卡病毒在许多国家爆发和流行。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发,以有效地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
(1)对疫区进行灭蚊是预防该传染病措施的      
(2)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二、中档题(共8小题)

1、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其原因是( )
A . 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B . 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原 C . 该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D . 乙肝病毒已不能再次侵入该人体的体内
2、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B . 抗体抵抗相应的病原体 C . 溶菌酶使病菌溶解 D . 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3、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 .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 抗原特异性免疫 C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 .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 .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 .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5、下列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地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御敌于国门之外 B . 城市巷战 C . 定点清除 D . 扫地出门
6、下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加 B . 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 . 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 .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7、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疟疾是由于感染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导致的,它会侵袭人体的红细胞,导致发烧等症状,其传播媒介是按蚊,通常用氯喹来进行治疗,但疗效越来越不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团队研制出的青嵩素对疟疾有很好的疗效。

材料二:据《信息时报》5月14日报道,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预计2017年12月在中国进行,手术的难点在于脊髓如何再次连接入脑,若产生排斥反应,将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干细胞在这里扮演着关键性作用。

(1)由材料一可知,从传播途径来分,疟疾属于      传染病;从传染病的传播来看,按蚊属于      (填“病原体”或“传播途径”)。
(2)长期用氯喹来治疗,会使单细胞寄生虫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导致疗效下降,这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
(3)材料二中的头部移植手术,从免疫角度分析捐献者的“头”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移植时可能会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称为      
8、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      ,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      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能存活?       ,为什么?      
(3)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4)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      ,健康人可称为      ,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5)禽流感属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1对微生物的抵抗(第1课时)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