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限时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该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与该材料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哥伦布到达美洲
C . 郑和下西洋
D . 麦哲伦环球航行
2、“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明朝
3、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 )
A . 废丞相,设三司
B . 内阁制度的形成
C . 废丞相,权分六部
D . 设厂卫特务机构
4、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对人才的摧残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 ( )
A . 锦衣卫
B . 内阁
C . 六部
D . 八股文
5、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 )
A . 焚书坑儒
B . 八股取士
C . 厂卫制度
D . 文字狱
6、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对外文化的交流
C . 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 . 民族政策的演变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 )
A . 郑和下西洋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戚继光抗倭
D . 雅克萨之战
8、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
A . 康熙帝
B . 雍正帝
C . 乾隆帝
D . 道光帝
9、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 )
A . 山海关之战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雅克萨之战
D . 台州九捷
10、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 )
A . 尊王攘夷政策
B . 休养生息政策
C . 君主专制政策
D . 闭关锁国政策
11、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 )
A .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 .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 .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D . 对外自由开放
12、清政府只开广州商埠,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广州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是 ( )
A . “广州十三行”
B . 市舶使
C . 市舶司
D . 宣政院
13、如果我们想说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哪些史实可作为证明材料 ( )
①册封宗教首领达赖、班禅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4、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雅克萨之战
D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5、“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C . 土尔扈特部回归
D . 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本单元时,以历史人物入手来探究明清帝国的繁盛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他们选择了两位帝王,请帮他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朝代 | 组织机构 | 作 用 |
明太祖 |
|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查 |
雍正帝 |
|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 |
(2)在反抗外来侵略方面,以康熙帝为例,请简要介绍他的主要事迹。
(3)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方面请以达赖五世为例,来揭示清中央政府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说明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做了哪些“不顾时势,安于现状”的事例。
(5)根据以上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呢?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自有戚爷会抵挡。
——明朝东南沿海一带儿谣
材料二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同志撰写的一副对联
材料三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
(1)材料一中的“戚爷”指的是谁?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被郭沫若誉为“一代英雄”的是谁?郭沫若对他做出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些政策?
(4)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