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6 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A . B . C . D .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 .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也可能会聚在一点 C .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一定会聚在一点 D .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3、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A . B . C . D .
4、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级别

物距(厘米)

10

15

20

30

像距(厘米)

40

30

20

15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6、小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是      
(2)将蜡烛向左移动,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

二、中档题(共5小题)

1、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 a B . b、d C . c D . a、b、c、d
2、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厘米 B .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 .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 .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

A . 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 B . 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 C . 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4、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 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 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 . 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并推算出焦距为      厘米。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三、拓展题(共2小题)

1、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凸透镜中心距光斑的距离为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 . 一定小于l B . 一定大于l C . 可能等于l D .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2、如图甲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这是由于不同的色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受此启发,在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肯定是不同的。请你说出,凸透镜对      色光的焦距较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2.6 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