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分组实验 碱和盐的性质 专题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突破(共8小题)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具有碱的通性,是因为( )
A . 组成中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 .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金属离子
C . 水溶液都具有腐蚀性
D .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2、向鸡蛋壳、草木灰、石灰石、纯碱等物质中滴加稀盐酸,都能产生CO2 , 其原因是( )
A . 这些物质都是固体
B .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C .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酸盐
D .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二氧化碳
3、小科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如图所示,在该实验过程的操作中,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 . 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 . 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 . 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 . 戊中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4、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只滴加3滴溶液。除氢氢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
B . 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 . 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
D . 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5、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小科同学只做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A试管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
A . 盐酸
B . 碳酸钠
C . 硫酸钠
D . 氯化钠
6、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 . 生成沉淀的质量
B .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 溶液的pH
7、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他们向B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上层为有色溶液。为处理废液,过滤后,向有色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消失,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除酚酞外),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5)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
8、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