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4怎样放大得更大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下图是分别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同一块青苔,这种现象说明  (    )

 

A . 甲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乙图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结果 B . 甲图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结果,乙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 C . 甲乙都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结果。
2、科学家选择(    )来观察SARS病毒。
A . 显微镜 B . 放大镜 C . 电子显微镜
3、下列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得最大的是( )。
A . 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B . 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 C . 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4、下图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观察到的花粉和花粉管,观察到花的这些结构必须使用的工具是( )。

A . 放大镜 B . 光学显微镜 C . 电子显微镜 D . 扫描隧道显微镜
5、我们制作的简易显微镜的镜片( )。
A . 两块都是凸透镜 B . 两块都是凹透镜 C . 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 D . 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平面镜
6、有关显微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 放大镜一电子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B . 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 C . 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D . 放大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
7、查阅资料,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2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 . 30倍 B . 200倍 C . 2010倍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A . 正确 B . 错误
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比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看到的信息更多。
A . 正确 B . 错误
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A . 正确 B . 错误
4、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A . 正确 B . 错误
5、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A . 正确 B . 错误
6、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A . 正确 B . 错误
7、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A . 正确 B . 错误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A . 正确 B . 错误
9、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工具。
A . 正确 B . 错误
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9小题)

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由荷兰      发明的。现在人们又发明了      显微镜和      显微镜。

2、微生物是由      发现的。

3、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万倍。

4、细胞是由      发现的。

5、做一个简易的显微镜,要把两个      组合起来。

6、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      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      
7、如图甲所示,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      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如图乙所示。

8、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的埃博拉疫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图所示是科研工作人员在      下观察到的埃博拉病毒。

9、操作题

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制作步骤:

(1)选用合适的      (和放大镜的镜片直径相当,又达到一定的长度),在一侧纵切一条缝,缝的宽窄和放大镜镜柄的粗细差不多。
(2)把      从纸筒的一端放人,柄从缝中伸出,这样放大镜既被纸筒卡住也可以

上下移动。

说明:物镜最好在纸筒的底端上边几厘米的地方固定,只移动目镜,纸筒要有3~4倍焦距的长度。

注意事项:观察时要注意把观察对象放在光线比较强的地方,还可以用手电筒或用镜子反光的方法增加观察对象的亮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4怎样放大得更大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