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5 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达标(共7小题)
1、研究发现,苍蝇之所以能免受细菌感染,是由于其体内能产生过氧化氢(H2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 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 过氧化氢是一种混合物
D . 过氧化氢不具有杀菌作用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 . 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 . 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 . 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D . 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 . 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 . 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 .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 . 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4、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
A . 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 . 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 . 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 . 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下列涉及的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的汽化
B . 水结成了冰
C . 水沸腾
D . 水通电分解
6、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 .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 .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 氧气
B . 蛋白质
C . 水
D . 脂肪
二、综合提升(共4小题)
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 ,生成的新粒子是 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以再分, 不能再分。
2、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二者的体积比约为 。由此说明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发生了 反应
3、下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 极。
(2)气体B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3)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4分钟后,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
4、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 ,B管收集到 .
(6)在D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