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13 北方地区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   )
①黄土质地疏松,多空隙,易受流水侵蚀 ②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
③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   ④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2、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 峰峦众多,地面崎岖 C . 千沟万壑,沟壑纵横 D . 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3、下列地区中,盛产大豆、高粱、甜菜的是( )

A . 华北平原  B . 三江平原 C . 黄土高原 D . 山东丘陵
4、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下列不属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 科技人才多 B . 环境质量好 C . 交通方便 D . 自然资源丰富
5、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分布广泛的沼泽地,其成因是(  )

①寒冷的气候条件;②冻土的发育;③地势低平;④降水过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北京古城址的变迁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水源 D . 交通
7、从长远来看,我国华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    )
A . 节水农业 B . 水田农业 C . 旱作农业 D . 绿洲农业
8、读东北三省区域图,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

②地广人稀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农作物的生长期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9、关于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 . 农田用水量大 B . 河流还处于冰封期 C . 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 D . 雨季未到,降水少
10、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 东北地区 B . 华北平原 C . 黄土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11、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东北平原农作物有春小麦,华北平原农作物有冬小麦 B . 东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 . 东北平原多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多属于暖温带 D . 东北平原多属于半干旱地区,华北平原多属于半湿润地区
12、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 . 地形差异 B . 降水差异 C . 河流差异 D . 耕作制度差异
13、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 . 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 . 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 . 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 . 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14、“北大仓”发展方向是(    )
A . 开荒造田 B . 停止开荒,建设自然保护区 C . 大力发展工业 D . 发展粮食生产
15、读东北地区图,回答小题。

(1)图中甲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1)
A . 三江平原 B . 松嫩平原 C . 辽河平原 D . 江汉平原
(2)图中③山脉是(    ) (2)
A . 大兴安岭 B . 小兴安岭 C . 阿尔泰山 D . 长白山
(3)下列对东北地区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3)
A .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夏季南北温差大,冬季普遍寒冷 C .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D . 地跨暖温带和寒温带
16、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塬、墚、峁黄土地貌分布广泛 B . 处于半干旱区向干旱地区过度的地带 C . 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D . 自然灾害频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17、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

②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独特的“黄土风情”

③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峁、梁、川等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④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

⑤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线是太行山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18、按照“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什么风带来的(    )
A . 东北风 B . 东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19、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为(    )
A . 800毫米以上 B . 800~400毫米 C . 400~2O0毫米 D . 200毫米以下
20、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回答小题。

(1)甲乙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是(    ) (1)
A . 甲地区河流结冰期较短 B . 乙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C . 甲地区河流有春、夏两次汛期 D . 乙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
(2)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2)
A . 甲地区山地为主,耕地较少 B . 乙地区春旱严重,水资源紧张 C . 甲地区经常受台风侵袭,涝灾严重 D . 乙地区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
2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1)
A . 华北平原 B . 四川盆地 C . 黄土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2)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 (2)
A . ①—秦—太原 B . ②—鄂—武汉 C . ③—渝—重庆 D . ④—宁—兰州
(3)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 (3)
A . 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B . 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 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 该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2、几个同学正在谈论首都北京,其中发言有错的是(    )
A . 小北说:北京的位置大致是40°N,116°E B . 小京说:位于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脉以东 C . 小天说:北京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 小津说:北京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23、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 B . 北京地处暖温带和湿润地区 C . 与北京相邻的省区有河北,辽宁,天津 D . 地处(116°E,40°N)
24、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濒临渤海

②北依燕山,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

③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④南水北调东线、西线调水线路的终点

⑤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⑥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A . ②③④⑥ B . ①②⑥ C . ②⑥ D . ①②⑤⑥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黄土高原景观图和黄土高原略图。

黄土高原略图

(1)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是      、支离破碎,当地的传统民居是      
(2)黄土高原地区历来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由此造成了      河下游成了地上悬河。
(3)为了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国家出台了      等政策,通过      等生物措施和筑堤坝、修水库等      措施综合治理。
(4)①是      河。
(5)②是      山脉,东面的地形区是      
(6)③是      山脉,以南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7)④是      省,行政中心是      
(8)该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9)该地区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级行政区⑤是      省。
2、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平原,B是      山脉。
(2)A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至少两点)
(3)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图2分析,为什么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影响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制约A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4)东北三省的农业占主导地位的是            
(5)对照图2,说说大庆市的工业结构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6)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6)
A . 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B . 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C .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北京及周边地区图。

_

材料2:现在北京主要供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来水量日益减少。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

(1)读图可知,A是      平原;B位于      省;从北京出发,铁路线③的终点站是      市。
(2)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分析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3)北京市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      ;属于      气候(类型),该气候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特征是      
(4)根据材料2提供的信息可知,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出现该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材料: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后来通过开垦,变成了“北大仓”,但是现在又让它“荒”了。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图13),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代表三江平原的是      (填字母),现在又让它“荒”的主要原因是      
(2)三江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3)山脉D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请你写出和该山脉有关的三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①      ;②      ;③      
5、读图“美国本土略图1”和图“中国东北地区略图2”,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玉米属于喜温作物,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

(1)河流①是      ,它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      
(2)山脉②是      ,山脉西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优势是      ,但生长期短,熟制为      
(4)美国中部与我国东北地区都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好处是      。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农业实现了      生产,形成了多个农业带,位于东北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是      
6、读图“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源头在      ,入海口在      
(2)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      阶梯,是黄河水能资源集中的河段,黄河中游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南省      工程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      (填地形区)。经长期破坏,地面失去保护,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4)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形成“地上河”是因为      
(5)根治黄河的关键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13 北方地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