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 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
2、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
3、“天路”这首歌曲描述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铁路。
4、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5、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有 、 、 ,它们都能适应 、 、 等特殊高原环境。主要农业区分布在 谷地和 谷地。
二、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
A . 昆明
B . 日喀则
C . 乌鲁木齐
D . 拉萨
2、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
A . 旱地麦浪大豆香
B . 山清水秀稻花香
C . 雪山青稞奶茶香
D . 椰林婆娑菠萝香
3、符合对青藏地区描述的是( )
A . 四序有花常见雨
B . 旱地麦浪泛金黄
C . 大漠黄沙驼铃响
D . 青稞美酒飘哈达
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
A . 面积最大的高原
B . 纬度最高的高原
C . 气温最高的高原
D . 海拔最高的高原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土地类型是( )
A . 天然林地
B . 耕地
C . 高山草甸
D . 天然湿地
6、形成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 . 深居内陆
B . 太阳辐射少
C . 海拔高
D . 山峰多
7、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 湿热
B . 光照充足
C . 高寒
D . 冬冷夏热
8、下列有关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 干旱是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C .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D . 有“世界屋脊”之称
9、下列特产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
A . 人参、鹿茸、貂皮
B . 柑橘、茶叶、甘蔗
C . 青稞、牦牛
D . 长绒棉、哈密瓜
10、青藏地区的青棵、小麦穗大粒饱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B . 土壤肥沃
C . 光照时间长,气温高
D .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1、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
A . 耕作业
B . 畜牧业
C . 林业
D . 渔业
12、青藏铁路建成后,从西藏运出的货物,下列不可能的是( )
A . 哈密瓜
B . 青稞酒
C . 牦牛制革
D . 藏药
13、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
A . 藏北高原
B . 昆仑山山区
C . 柴达木盆地
D . 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14、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铁路沿线看到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 . 藏民欢歌,青稞片片
C . 许多铁路高架,列车供氧
D .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15、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高
B . 深居内陆
C . 多云雨天气
D . 海拔高
16、青海省的城市和人口王要分布在( )
A . 湟水谷地
B . 藏南谷地
C . 澜沧江谷地
D . 柴达木盆地
17、明明利用暑假到江河之源售青海旅游,在这里他很难见到的景观是( )
A .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
B . 盛开的油菜花
C . 波光粼粼的青海湖
D . 呈梯级分布的水电站
18、“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平均海拔3500米—4800米,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下列有关该地关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千沟万壑
B . 崎岖不平
C . 雪山连绵
D . 开阔坦荡
19、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
A . 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和泥石流
B . 地质条件复杂,多桥梁,投资大
C .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 .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20、三江源地区建立保护区的重要性体现在( )
A . 大量开发当地的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 . 可以增加牲畜的放养量,提高牧民的收入
C . 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 . 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珍稀濒危动物得到保护,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读青藏地区地形图,完成以下要求。
(1)填写图中山脉以及相关河流名称:A ,D ;E ,它是① 的发源地;F ,它是② 的发源地。
(2)填写图中河流湖泊的名称:③ ,④ 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3)⑤是“世界屋脊” 高原,⑥是 ,在此盆地里有丰富的食盐、煤 炭、石油、石棉等矿藏,被誉为“聚宝盆”。
(4)该地区农业类型为 农业。
(5)在该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铁路,修筑该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缺氧、冻土、生态脆弱 B.沼泽、草地、恶劣气候
C.沙丘、戈壁、无人区域 D.溶洞、暗河、寒冷天气
2、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 (1)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④
(2)三江源地区的三大河流中,其中澜沧江是指 。
(3)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具有独特的 气候,夏季 。
(4)在拉萨市,太阳能电池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 ) (4)
A . 拉萨市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较多,产量大,价格便宜
B . 当地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C . 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主动使用无污染的能源
D . 其他能源都非常贫乏
(5)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5)
A . 劳动力
B . 水源
C . 农业技术
D . 热量
(6) 谷地和 谷地是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喜温凉的 、 ,并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这里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雨量充沛
B.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7)该地区的 铁路是“西部大开发”规划中的标志性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海拔 和线路最 的高原铁路。这条铁路是从青海省的 到西藏自治区的 (城市),铁路途经地区的居民以 族为主。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区内湖泊头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径流量减少;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
(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位于我国的( ) (1)
A . 青藏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北方地区
D . 西北地区
(2)“三江源头”指的是( ) (2)
A . 长江、黄河、珠江
B . 长江、黄河、澜沧江
C . 长江、珠江、闽江
D . 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重要性是( ) (3)
A . 大量开发当地的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 . 可以增加牲畜的放养量,提高牧民收入
C . 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 . 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珍稀濒危动物得到保护,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4)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
材料二:乙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旅游热点之一。在地理课上,老师建议:去乙地旅游时间最好是7,8月;携带墨镜、遮阳帽、防晒品、羽绒服等物品;有心、肺、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需携带吸氧用具等。
(1)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 (填数码)。
(2)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该地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
(3)河流③是世界第三长河,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
(4)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4)
A . 法国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B . 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乙地区看见了牦牛,而在我国东南和西南部有成群的绵羊。”
C . 日本小朋友说:“我在丙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
D . 埃及小朋友说:“我在丁地区看见了水乡景观,而我的祖国是一个沙漠之国。”
(5)阅读材料二中老师的建议,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