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6小题)
1、 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 计划完成,成绩斐然。
2、 1978年,我国迎来了 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我国在广东的 、 、汕头和福建的 设立经济特区,此后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 的开放格局。
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 大货物出口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 ,成为世界第 大经济体。
4、人地关系不够和谐:我国 、 、 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 紧缺、 、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5、我国用占世界不到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
6、我国政府提出的“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二、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
A . 提高粮食总产量
B . 调整产业结构
C . 发展
D . 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2、实施西部大开发,主要是开发西部地区的( )
A . 历史古迹
B . 地理区位优势
C . 便利的交通运输
D . 资源优势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是地球村的一员,中国离不开世界
B .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不能没有中国
C . 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D .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之后,再来治理环境污染还不迟
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启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项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
A . 开发生态旅游
B . 改善生态环境
C . 发展畜牧业
D . 增加木材和产草量
5、下列城市不是我国经济特区的是( )
A . 喀什、厦门
B . 海南、汕头
C . 广州、深圳
D . 汕头、深圳
6、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大成就体现在( )
A . 已跃居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
B . 增长的速度较快
C . 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还没完全独立
D . 工业布局已经完全合理
7、关于中国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价基地
B . 西双版纳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 . 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
D . 青藏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话
8、钓鱼岛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无人岛,是当前困扰中日关系发展的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钓鱼岛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钓鱼岛是公岛.在公海中
B . 我国与菲律宾争议钓鱼岛的归属
C . 钓鱼岛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D . 钓鱼岛的事不用管,我们只管发展
9、下列没有中国参与的国际事务的组织是( )
A . 中非合作论坛
B . 亚太经合组织
C . 联合国
D . 石油输出国组织
10、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系列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不包括( )
A . 环境污染严重
B . 居住较为拥挤
C . 土地荒漠化严重
D . 就业较为困难
11、关于中国区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台湾为热带季风气候,被称为水果之乡
B .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C .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小麦一年两熟
D . 新疆地区盆地的边沿地区降水多,形成绿洲农业
12、下列关于我国国情叙述错误的是( )
A . 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 .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地区差异显著
C . 东部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
D .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丰富
13、为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2012年4月19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公布《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下列有关我国岛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海南岛有“东方甜岛”的美称
B .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C . 台湾岛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傣族
D . 崇明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14、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
A .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世界
B . 完全没有战争的世界
C . 没有竞争的世界
D . 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15、从经济发展程度看,我国属于( )
A . 发达国家
B . 发展中国家
C . 中等发达国家
D . 超级大国
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
B . 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C . 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D . 我国应扬长避短,促进可持续发展
17、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 )
A .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 . 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C . 面临国际压力
D . 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渐强
18、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包括( )
A . 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
B .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C . 地形复杂多样,人口众多
D .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9、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为了解决我国( )
A . 制造业水平提高问题
B .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C .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D . 海洋权益争议问题
20、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实施休渔制度,其目的不是( )
A . 发展生态旅游
B . 提高鱼类产量
C . 保护海洋生态
D . 发展海洋渔业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1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243万公顷下降到7958万公顷。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造成材料中森林、草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解决措施是 。
2、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 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 盆地的轮南,终点是 市,途中 次穿越黄河。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 、 地区,其中东线工程是利用已有的 河道输水。
(3)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 ;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4)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 。
(5)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上海的积极影响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的是 。
3、为了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缺乏状况,我国实施了多项输电、输气工程(如下图),对促进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如“皖电东送”工程建成后,每年输送的电力相于为上海新建了6座百万千瓦级的火电站;向外输送能源的同时,也促进了安徽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看出我国南方地区 (能源)丰富,它弥补了 (能源)的不足。
(2)我国在长江上A处建设了大型水电站,这里蕴藏着巨大水能资源的原因是 。
(3)“皖电东送”是利用安徽省丰富的 资源发电,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请说明通过“皖电东送”的输电形式,对东部地区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带来的好处 。
(4)从能源矿产的分布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说明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