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教研共同体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三)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测木块长度 B . 测木块质量 C . 测液体温度 D . 测液体体积
2、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 作出猜想和假设  C . 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 . 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3、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某中学生的110米栏赛跑的成绩是13秒 B . 我们上课的教室的面积约为50平方米左右 C . 两只鸡蛋的质量100克 D . 今年夏天嘉兴的最高气温接近40℃
4、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B . 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 C . 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D .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5、下列单位换算不正确的是(   )
A . 5km=5×10 3m B . 4m=4×102cm3 C . 2nm=2×10 - 9m D . 3cm3=3×10– 6m3
6、有一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通常我们把它们叫做单细胞生物,下列属于单细胞植物的是(   )
A . 衣藻 B . 螺旋菌 C . 酵母菌 D . 草履虫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是化学变化 B . 煤燃烧是化学变化 C . 用粉碎机将矿石粉碎是化学变化 D . 火药爆炸是物理变化
8、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9、面对地震,同学们应懂得更多的防震抗灾知识。从而保护自己,救护他人。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或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
10、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示①、②基本结构相同,形态不同,功能不同 B . 图示③、④的基本结构中都有细胞壁 C . 图示②、③主要区别是③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②没有 D . 图示②能形成肌肉组织,而图示③可形成上皮组织或营养组织等
11、小芸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中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
A . B . C . D .
12、根据下列脊椎动物二歧分类检索表,可以确定共同特征最少的两种生物是(   )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甲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乙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丙………………………………………………………丙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4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体在水中或上陆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丁

4b幼体、成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无四肢,用鰭划水……………………戊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丁 C . 甲和戊 D . 丙和丁
13、下面是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你排出合理的顺序是(   )

①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②称出烧杯的质量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④把盐水倒入烧杯中          ⑤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中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质量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①②④⑤   C . ⑤①②③④ D . ③②④①⑤
14、一根均匀的铁棒,质量是m,密度为ρ,比热容是c,去掉1/2,则剩余部分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分别为(   )
A . m、ρ、c B . 1/2m、1/2ρ、1/2c C . 1/2m、ρ、2c D . 1/2m、ρ、c
15、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科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 .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 .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1)《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4      
(2)一间教室内空气的体积大约是200      
2、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      (填序号)。

a.烧杯    b.滴管    c.酒精灯    d.试管     e.药匙  

3、            
(1)图甲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它的直径是      厘米。
(2)图乙所示是在我国南极“中山站”某次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温度计指示的“中山站”的气温是      ℃。

4、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      的(填“吸热”或“放热”),BC段物质处于      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的      

5、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其中,B处为      板块.
(2)B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发生      (碰撞挤压、张裂)运动,位于两者交界处的红海将不断      (扩张、缩小).
(3)日本经常发生地震,主要是因为该国位于板块的      (内部、边缘)地带.
6、下面有六种常见的植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海带;    ②肾蕨;   ③银杏;   ④荷花;   ⑤雪松;  ⑥桃树。

(1)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填标号)。
(2)上述植物中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      (填标号)。
(3)上述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填标号)。
7、请结合显微镜操作要领,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40×; 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是      的显微镜。
(2)小迹在显微镜视野找到一个细胞(如图),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往      方向移动。(选填“←、↑、→或↓”)
(3)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

       

(3)
A . 粗准焦螺旋 B . 细准焦螺旋 C . 物镜转换器
8、下图中的三种动物分别是蟑螂、螳螂和蚜虫,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出昆虫形态结构的共同特征:它们的身体分节,可分为头、            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      对翅膀、一对触角。

9、                
(1)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图泥石流来袭时选择的4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2)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      三类。下图是一块花岗岩标本,此岩石属于这三类中的      

10、如图为白头叶猴,是生活在广西崇左市的一种珍稀动物,以植物的嫩叶、枝条为食。请填空。

(1)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白头叶猴      受到损坏。
(2)保护白头叶猴最为有效的措施为建立       。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某小组在 “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组对比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a

光照充足、温度适宜

实验材料

10株韭苗

10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由于一个同学在记录时粗心少写了一个,请运用你的智慧把 a处填上一个合理的条件       。
(2)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预期结果:       
(3)该小组的实验方案有什么明显不足,请指出?      
2、小明在学习液体蒸发的特点时,老师让同学们用滴管从一烧杯中吸取酒精,在手背上滴一滴,体验一下感觉,结果手臂上感觉凉凉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猜想1:蒸发时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猜想2:酒精的温度较低。

针对上述两种同学们的猜想,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小明仔细思考之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⑴取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甲、乙、丙,用甲温度计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记为t

⑵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等的同种酒精,其中一个玻璃瓶是敞口的(酒精会蒸发),另一个玻璃瓶口用塞子密闭(酒精不会蒸发),均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经过较长时间后,同时用乙温度计测量敞口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用丙温度计测量密闭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

【分析】

(1)比较哪两个示数      ,可以验证猜想1,若两者示数不相等说明猜想1      (正确/错误)
(2)比较哪两个示数      ,可以验证猜想2,若两者示数相等说明猜想2      (正确/错误)
(3)若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出现t=t>t的关系,就能说明手臂上感觉凉凉的原因是:      
3、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0克后,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1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毫升,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克,由此可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

4、“探究水和砂子的吸热能力”实验器材如图所示,两个酒精灯、两个金属杯、两个温度计.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砂子进行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使水和干砂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2)质量相等的水和干砂子吸收相等的热量时,      的温度升高较快,若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较多.
(3)这个实验说明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      的.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将冰棍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放进不锈钢茶杯,过一会,茶杯的外壁逐渐形成一些小水珠。请问这些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图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氯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撤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      小。
(2)“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说明它具有很      (选填“高”或“低”)的弹性。
(3)“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      这一特性。
(4)请计算出这种“碳海绵”的密度?
(5)请计算出图中花上“碳海绵”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教研共同体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调研(三)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