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 . 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 .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 . 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2、甲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组成的混合脂中,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那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10% B . 15% C . 20% D . 无法确定
3、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等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35%-40%甲醛溶液俗称为福尔马林,可用来浸泡海产品来起到保鲜效果 B . 营养物质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 苯酚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进行洗涤以减轻伤害 D .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 .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 . 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D .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名称为2,2,4-三甲基-4-戊烯 B . 化合物 不是苯的同系物 C .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D . 分子式为 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6H6+HNO3 C6H5NO2+H2O
②CH3CH2OH 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④CH3CH=CH2+Br2 CH3CHBrCH2Br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7、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 . 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 .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D .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8、常温下有关水溶液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有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c(Ag+)减小 B . 室温下100mL pH=1.3的Ba(OH)2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C . 稀释0.1 mol /L的NH3·H2O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D . 溶液中水电离出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9、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
A . 3种    B . 4种    C . 5种    D . 6种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淀粉、纤维素、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相同 B . 相同条件下的沸点顺序:戊烷>丁烷>丙烷 C . 乙烯和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 . 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乙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30NA B . 28gC2H4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 C . 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D .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12、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序号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0.1 mol·L-1 Na2CO3溶液稀释到0.01 mol·L-1 , 测得pH变小

稀释后CO32的水解程度减小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D

向溴水中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后水层为无色

苯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1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 A    B . B    C . C    D . D
14、某有机物A遇FeCl3溶液显紫色,1molA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经测定,A的分子式为C8H8O3并且含有二取代苯结构,则A的结构式的数目为(   )
A . 2                B . 3                C . 4                 D . 5
15、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参与反应的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再重新组合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PCl3的水解产物是PH3和HCl B . CuCl2的水解产物是Cu(OH)2和HCl C . NaClO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NaOH D . 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16、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Cl2的同时有2molNaOH生成 B . 从C口流出的是NaOH溶液 C . 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 D . 从F口逸出的气体是Cl2
17、已知室温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HA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108 B . 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 C . 溶液的pH=4 D . 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l×10-7
18、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   3-甲基-1,3-丁二烯    B . 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C . 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 .    2-羟基丁烷
19、有下列几种反应类型:①消去 ②取代 ③水解 ④加成 ⑤还原 ⑥氧化,用丙醛制取1,2-丙二醇 ( ),按正确的合成路线依次发生的反应所属类型不可能是( )
A . ⑤⑥③①    B . ⑤①④③    C . ⑤①④②    D . ④①④②
20、如图是用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不同一元酸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性:HF>CH3COOH>HCN B . 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时,应用酚酞作指示剂不能使用甲基橙 C . 当加入10mLNaOH溶液时,c(CN-)>c(CH3COO-) D . 随NaOH溶液的滴入,CH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图(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mL三口瓶a中加入70mL 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缓缓滴加40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到130℃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滴加苯乙腈;仪器c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      (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      ,最终得到44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相对分子质量:苯乙腈117;苯乙酸136)
(4)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2、CO、CO2是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主要尾气,为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发电厂试图采用以下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
(1)CO与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光气(COCl2)。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Cl2 ,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 +Cl2(g) COCl2(g) ΔH = a kJ/mol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①反应0~2min末的平均速率v(COCl2)=      mol/(L·min)。

②在2min~4min间,v(Cl2      v(Cl2 (填“>”、“=”或“<”), 该温度下K =      

③已知X、L可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下图表示L一定时,CO的 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X代表的物理量是      ;a      0 (填“>”,“=”,“<”)。

(2)在催化剂作用下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2CO(g)+2NO(g) 2CO2 (g)+N2 (g) ΔH=-748 kJ·mol-1

①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不同温度下测定的氮氧化物转化率如图1所示。温度高于710K时,随温度的升高氮氧化物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②已知:测定空气中NO和CO含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方法1:电化学气敏传感器法。其中C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则工作电极的反应式为      ;方法2:氧化还原滴定法。用H2O2溶液吸收尾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强酸,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浓度。写出NO与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用CO和H2可以制备甲醇,反应为CO(g)+2H2(g) CH3OH(g),以甲醇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若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0.8mol,当有0.5mol甲醇参与反应时,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主要成分CeCO3F)提取CeCl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eCO3F中,Ce元素的化合价为      
(2)酸浸过程中用稀硫酸和H2O2替换HCl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写出稀硫酸、H2O2与Ce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Ce(BF4)3中加入KCl溶液的目的是      
(4)溶液中的C(Ce3)等于1×10-5mol.l-1 , 可认为Ce3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pH为      。(已知KSP[Ce(OH)3]=1×10-20
(5)加热CeCl3.6H2O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可得到无水CeCl3 , 其中NH4Cl的作用是      
(6)准确称取0.7500gCeCl3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过硫酸铵溶液将Ce3氧化为Ce4 , 然后用0.1000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5.00mL标准溶液。(已知:Fe2++Ce4=Ce3+Fe3)

①该样品中CeCl3的质量分数为      

②若使用久置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测得该CeCl3样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肉桂酸甲酯(H)常用作食用香精。用芳香烃A为原料先合成肉桂酸G( ),继而合成H的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      ,D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2)B→C所加试剂的名称是      ,F→G的反应类型为      
(3)G→ H的化学方程式为      
(4)1 mol F最多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5)写出与肉桂酸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还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凌源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