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 . 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 . 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2、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在甲骨上刻文字 B . 指南针指引航海 C . 用泥土烧制陶瓷 D . 用石块修筑长城
3、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 . 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 . 分子的间隔变大 D . 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固体    B . 倾倒液体    C . 熄灭酒精灯    D . 取用固体粉末
5、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向污染宣战”是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 禁止吸烟      B . 燃放鞭炮     C . 多开汽车    D . 乱扔垃圾
7、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 O-2—氧离子    B . 3H2—3个氢原子 C . 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O4    D . 2N ——2个氮分子
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离水槽 B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 .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 .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零并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类别

A

自来水、冰水混合物

混合物

B

石墨、金刚石、CO2

具有还原性

C

CH4、H2、CO

具有可燃性

D

高锰酸钾、石灰石

纯净物

A . A    B . B    C . C    D . D
10、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②            ③          ④

A .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一种元素    B . ②和④是两种金属元素 C . ②带正电荷,是阳离子    D . ①和③化学性质相似
11、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 . Na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B . R的化学式为CO2 C . Na2O2中含有氧分子    D . Na2CO3中Na元素显+1价
12、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 . CO2、CO   B . SO2、NO2      C . SO2、CO2     D . NO2、CO
13、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不符合题意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就是燃烧 B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 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H2SO4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 . H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14、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化学与安全

①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

②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B

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C

化学与生活

①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加水溶解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周期中一共有      种金属元素.
(2)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3)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微粒的符号是      
(4)镁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的是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①4个铵根离子      ; ② Fe(OH)2       

3、在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小组同学从西江取了一定量的水做水样,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用下图简易净水器对水样进行初步净化。其中使水样通过(填字母)      层主要除去固体不溶性杂质,通过(填字母)       层以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及臭味。

A.小卵石      

B.石英砂 

C.活性炭

(2)检验净化后的水是软水或硬水的方法是(填字母)_____。 (2)
A . 用肥皂水       B . 加热煮沸  C . 蒸馏
(3)为了确定水的组成,课外小组进行了电解水的实验,请你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与电源两极相连的两端,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4、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请根据物质的构成角度从下图4种物质中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回答下列问题:

①铅笔中的石墨

②体温计中的水银

③实验室制取的蒸馏水

④用于超导体等方面的C60

选出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有      ,分类的依据是      

(2)实验室制取的蒸馏水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      
(3)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而过氧化钙(CaO2)与过氧化钠类似也能与水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灼热碳单质与水蒸气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有一瓶气体,可能是CO、CO2、H2O(水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该气体的成分,取适量该气体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查阅资料: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浓H2SO4有吸水性,能干燥某些气体。)

(1)上述可能存在的气体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      
(2)实验中如果没有用浓H2SO4干燥气体1,对气体检验有无影响      (填“有”或“无”)。
(3)若依据现象X为“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结论是气体2中一定含有      
(4)①③发生的反应相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通过实验,根据所有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该气体一定含有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E是红色固体单质,F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H是      ,G是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和反应⑤的反应基本类型分别是      ,      

六、实验题(共2小题)

1、结合图1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图2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5)如图3是关于物质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实验A 实验B 实验C

①实验A:倾倒足量CO2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③实验C: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2、当把燃着的小蜡烛放入一个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时,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那么,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填答相关空格。
(1)【提出猜想】猜想Ⅰ:蜡烛燃烧把集气瓶内的氧气耗尽,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Ⅱ:蜡烛燃烧随集气瓶内氧气含量降低而变弱,放出的热量减少,使温度降至蜡烛的      以下,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Ⅲ: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灭火,导致蜡烛熄灭。

(2)【进行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点燃蜡烛并连同胶塞上的其它仪器药品一起放入集气瓶中,塞紧胶塞

蜡烛火焰逐渐变微弱最终      

蜡烛熄灭并静置冷却后,将铜丝上提,使盛白磷的铜网勺高于试管口,试管倒下,水流出。

一会儿后,白磷着火燃烧,有大量      产生

(3)【分析及结论】

蜡烛熄灭前,要让白磷浸没在小试管所盛的水中,目的是      

(4)集气瓶中装入一些生石灰的设计目的,是让它发生反应提高瓶内的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瓶内的白磷能燃烧,证明猜想            不能成立。我们根据成立的猜想认为,应该把“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燃烧发生的条件补充完善为“      ”。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海南省生产水果椰子,椰汁和椰肉都可食用,椰子汁清如水,且相当清甜、清凉解渴.椰汁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2)44g维生素C中含有      g的氧元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