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 . 稀有气体    B . 氧气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蔗糖水    B . 牛奶    C . 米粥    D . 豆浆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苹果腐烂     B . 金属生锈 C . 橙子榨汁     D . 木柴燃烧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铁丝    B . 木炭    C . 蜡烛    D . 红磷
5、固体二氧化碳可作为制冷剂,其俗称是(   )
A . 小苏打    B . 消石灰    C . 干冰    D .
6、锗是一种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有一种锗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2个质子和4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32    B . 40    C . 72    D . 8
7、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 . O2    B . 2O    C . 2O2-    D . 2O2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检查气密性 C . 点燃酒精灯     D . 取用固体
9、下列物质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锈的是(   )
A . 氧化钙    B . 氢氧化钙    C . 稀硫酸    D . 碳酸钠
1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氢氧化钠    D . 氯化钠
1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 C . 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 升高温度可以将a、b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 补齐元素信息和元素类别的连线

   

干燥剂

医疗急救

调味品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2、北京人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1)小明家制作饺子的原料有:面粉、瘦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写蔬菜名称)
(2)妈妈要做“翡翠饺子”,将蔬菜用纱布包起来用力挤压就得到了蔬菜汁,其分离原理与      (填“过滤”或“蒸发”)类似。
(3)煮饺子的时候小明发现家中使用的燃气灶安装有智能开关,在发生干烧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从灭火原理分析其目的是______。(填写所选选项的编号) (3)
A . 隔绝氧气             B . 隔离可燃物             C .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随着生产的发展,家庭日化产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下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家用清洁剂。

名称

84消毒液

洁厕灵

管道通

彩漂液

产品示例

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NaClO)

盐酸(HCl)

氢氧化钠( NaOH )

过氧化氢(H2O2)

(1)上述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写有效成分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2)“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84消毒液”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H2O +X ↑,则X的化学式为      。“洁厕灵”洒落在大理石地面上会产生大量气泡,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其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      ;在使用时也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彩漂剂”在使用时会释放出氧气使污渍被活化,易于洗涤,其反应原理是      (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4、欣欣同学想用蔬菜汁自制酸碱指示剂。

植物的汁液    白醋    蒸馏水    氢氧化钠溶液

紫甘蓝        红色    蓝紫色       绿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1)上述两种植物的汁液适合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2)将紫甘蓝汁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      色。
5、从微观角度认识空气。用“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1)用“ ”表示的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只表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写所选图示的编号 )。

(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会鼓起,这是因为 _______(填序号)。 (3)
A . 气体分子个数增多了            B . 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 C . 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变小了       D . 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6、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序号)。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计算含氧化铁160t的赤铁矿,理论上能冶炼出纯铁的质量为      t。
7、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1)20℃时,将40gNaCl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要配制60℃的100gKNO3的饱和溶液,请简要说明配制的步骤和操作      
8、改革开放40年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2016年,“长征五号”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五号”是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推进剂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17年5月,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

①这种可燃冰中含有      种元素;

②这种可燃冰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      ×100% (只写出列式);

9、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化学知识。
(1)“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氯化钠、活性炭和水,用稀硫酸检验其是否有效时,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      (填“仍有效”或“已失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家中发面的时候,为了去掉酸味,会加入纯碱,等发好面之后会看到面团中有很多气孔,这是由于产生了      气体造成的。
10、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甲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很强大(节选)

据记载,我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甲烷的国家,《易经》中就谈到“象曰:泽(沼泽)中有火。”

什么是甲烷呢?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如图)。标准状态下的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甲烷与全球变暖有关吗?

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甲烷的浓度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如何?它与 CO2的温室效应哪个更强呢?科学家做了以下研究。

实验一:甲烷与CO2温室效应的对比探究如图,分别收集两瓶相同体积的甲烷气体和CO2气体,用温度传感器穿过塞子中间的小孔插入玻璃瓶中。将2瓶气体放在室外的阳光下,打开数据采集器,每秒采集一次数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图:

实验二:不同体积分数的甲烷的温室效应的对比探究

仍然采用实验1的方法,分别收集下列四种体积分数的甲烷样品进行实验,表中为此实验的平均值。

不同体积分数甲烷在阳光照射下的平均温度

甲烷体积分数

18%

36%

48%

64%

太阳光照射时甲烷的平均温度/˚C

28.4

30.1

31.7

32.8

甲烷从哪里来?

大气中甲烷的 30%~40%是由自然源引起的,70%左右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如:化石燃料开采过程中泄漏;种植水稻其根部的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下转化形成的甲烷;饲养的牛等反刍动物其食物在消化过程会产生甲烷;固体的垃圾填埋等。

回答下列问题:

(1)“泽(沼泽)中有火”体现了甲烷具有的性质是      
(2)依据甲烷的分子模型计算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甲烷被称为“清洁的燃料”其理由是      (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原因);
(4)通过观察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可知      (写出1条即可);
(5)要控制甲烷的排放从而降低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条即可)
11、降低SO2的排放量已经写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焦炉烟道气中含有SO2和氮氧化物(以NO为主)。下图为焦炉烟道气双氨法一体化脱硫(去除SO2)脱硝(去除氮氧化物)工艺流程,该工艺充分利用工厂自产的浓氨水进行脱硫脱硝,同时可获得氮肥。

(1)管道反应器中,通入臭氧的目的是将NO转化为      ,反应类型为      
(2)下列反应是脱硫反应之一,请补全该反应。SO2 +        + NH3= NH4HSO3
12、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气体,小林组织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四个实验探究其性质。

(1)一段时间后,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这利用了二氧化碳_______(填字母)的性质。 (2)
A . 密度比空气大     B . 不可燃      C . 不支持燃烧       D . 不供给呼吸
(3)下列关于实验丙、丁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3)
A . 丁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 . 丁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 . 对比丙和丁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D . 向丙中继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丙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3、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制作了“叶脉书签”。制作中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g,下图是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操作。

(1)操作①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量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如图所示(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制作了“叶脉书签”后,同学们想用酸处理废液后再排放。欲测定处理后废液的酸碱度,需选用下列用品中的      (填序号)。

a.玻璃棒   

b.白瓷板(或玻璃片)  

c.酚酞溶液   

d.pH试纸

14、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二      (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15、同学们为了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1)小丽同学用如图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      现象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2)小明同学用pH传感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60 s时,烧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氧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为原料,生产氧化铝的工艺如下

(1)粉碎:用粉碎机将铝土矿石粉碎成粉末。粉碎的目的是      
(2)溶出:用过量的NaOH溶液将粉碎的铝土矿中难溶性Al2O3转化成可溶性NaAlO2 , 形成溶出液。溶出时,发生化学反应:2NaOH + Al2O3= 2NaAlO2 + H2O。溶出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苛化:向含有Na2CO3的废液中加入石灰乳[Ca(OH)2与水的混合物]。Na2CO3与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将      接近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若用装置A、C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而是将酒精、硬脂酸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c.氯化钡、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d. BaCl2+Na2CO3=BaCO3↓+2NaCl   生成的BaCO3为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

①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1)(实验探究1)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同学们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未观察到紫色石蕊变为蓝色,说明酒精溶液      (填“显”或“不显”)碱性。

(2)(实验探究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①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同学们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3)(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密云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