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日照莒县第三协作区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是( )
A .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 . 日食
C . 影子的形成
D . 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2、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 60°
B . 90°
C . 120°
D . 150°
3、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面,当走近镜子时,则( )
A .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B . 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C . 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 . 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4、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A . 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 . 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C . 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 . 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5、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是光的色散现象
C . 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 . 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6、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7、小明同学为小刚同学拍了张全身照,接着小刚还要再拍张半身照,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离小刚距离再近一些
B . 小明离小刚的距离再远一些
C . 两者间的距离不要变
D . 以上说法都不行
8、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钟的实际时间是( )
A . 7时25分
B . 6时35分
C . 5时25分
D . 4时35分
9、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
A . 30°
B . 45°
C . 60°
D . 90°
10、用照相机给一个小工艺品拍照时,小工艺品距离照相机40cm,所得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则该照相机的镜头焦距可能是( )
A . 20cm
B . 10cm
C . 28cm
D . 40cm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B . 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C .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 . 光由空气射入水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12、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
A . 在河边看水中的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些
B . 小孔成像
C . 用放大镜看物体得到放大的像
D . 照相机的底片上得到缩小的像
13、五一"黄金周,小明来到青山环抱、绿树簇拥的碧流河水库.站在拦河坝上,俯视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鸟儿在水中飞翔,鱼儿在白云中穿游,青山倒立在水中……"小明看到的景物中,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 . 鸟儿
B . 鱼儿
C . 白云
D . 青山
14、下列叙述中的“影”,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 . 立竿见“影”
B . 毕业合“影”
C . 湖光倒“影”
D . 形“影”不离
15、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放在离透镜14厘米的主光轴上,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 放大
B . 缩小
C . 正立的
D . 倒立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
2、如果一束平行光经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需要佩戴 镜矫正。
3、如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度,则反射角是 度。
4、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我们向着清澈、平静的池塘看去,会发现好像鱼在云中游.我们所看到的鱼是由于 现象形成的 像,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 些。
5、一身高1.7m的人立于平面镜前1.5m处,则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是 ,像的高度是 m,如果人以1m/s的速度背离镜面方向运动,则人与像之间的距离的变化 (变远、变近、不变),像的高度的变化 (变高、变低、不变)。
6、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 像。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成 像。
2、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在a.b.c.d.e这五个点中:
(1)把烛焰放在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放大镜的原理。
(2)把烛焰放在 点上成像最小,是属于 原理;成 、 的实像。
(3)把烛焰放在d点上是属于 原理,成 、 的实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约4×104km,则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多少秒?
五、作图题(共4小题)
1、完成图光路图,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画出图中折射光线大致的方向
3、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4、
如图,有一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