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新建的哈尔滨站北站房采用“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米黄色大理石欧式外墙立面、长条形玻璃窗、白色装饰构件,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建设时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B . 玻璃窗上的玻璃属于合成材料 C . 墙面的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D . 建设时使用大量的钢铁,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2、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B . 用天然气作燃料 C . 用金刚石做首饰 D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3、如图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能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元素的是   

A .     B .     C .     D .
4、下图是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 称量 粗盐 B . 量取15mL水 C . 过滤 D . 蒸发滤液
5、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 . 溶洞的形成: 化合反应 B . 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 中和反应 C . 工业制二氧化碳: 分解反应 D .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尿素: 复分解反应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最终变为蓝色 B .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放热 C .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蓝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硫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维生素有20多种,多数在体内不能合成 B . 铁、锌、镁、铜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很重要 C . 波义耳受到紫罗兰花遇酸变色的启发,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D . 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B .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 用明矾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9、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毒的尼古丁,其结构式如图,下列关于尼古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尼古丁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 B . 尼古丁分子中氮、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 C . 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的 D . 尼古丁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溶液浅绿色而 溶液黄色

溶液中阳离子不同

B

品红扩散

分子不断运动

C

有机化合物性质不同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A . A    B . B    C . C    D . D
11、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B .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汽油等 D . 因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氢气作为燃料还未被广泛应用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黄铜和黄金

稀硫酸和稀盐酸

硝酸铵和碳酸氢铵

棉花和羊毛

方案一

分别加稀盐酸

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闻气味

取样,点燃,闻气味

方案二

分别加硫酸镁溶液

打开瓶塞,观察瓶口是否有白雾

分别加入稀盐酸

用手触摸

A . A    B . B    C . C    D . D
1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A的质量比B多 C . 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降温到 ,析出的A一定比B多 D . 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溶液

加入过量的 溶液、过滤

B

  

加水、过滤

C

  

加入过量的 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D

  

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

A . A    B . B    C . C    D . D
15、实验室有一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钾固体 变质时发生的反应同氢氧化钠 ,取25g该固体样品,加入200g质量分数 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 二氧化碳,此时溶液显酸性,再加入质量分数 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至中性,然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A .     B .     C .     D .

二、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纯碱样品 杂质为氯化钠 中碳酸钠的含量,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A,B,C,D,E,F为初中学过的常见的六种物质,且它们含有一种相同元素,C、E、F为氧化物,且F为黑色固体,F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4: 1,A 、B、D分别为酸、碱、盐溶液中的一种,A溶液蓝色。用“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 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所有的反应及转化关系 ) 。请回答问题:


(1)写出C、D的化学式:C      ,D      
(2) 写出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3)F 发生置换反应时有明显的颜色变化,颜色变化是      

四、简答题(共4小题)

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如图是某品牌芝麻糊外包装上的信息,请回答问题:

品名: 芝麻糊

包装材料:聚乙烯

营养成分

含量

淀粉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E

  

(1)该包装信息涉及到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的主要原料。淀粉在人体内能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化学式为      
(2)该包装材料聚乙烯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 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易加工、密度小和等优点;
(3)为了保证芝麻秧苗在生长过程中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改善叶边缘发黄的症状,应适量施加      肥,该类化肥还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      能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成功,首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探测器的巡视器 月球车 呈方形盒状,配有6个轮子和2张可折叠的太阳翼。太阳翼采用了锌合金制成,而车身外色则是经过打磨、抛光后水洗,先镀上底层铜,再 键上仿金而成,保质度更强,抗氧化,极富光泽。请回答问题:

(1)该月球车的能量来源是      ,制作太阳翼的锌合金属于      材料;
(2)工业上冶炼铜的方法有湿法和火法两种。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

①湿法炼铜

②火法炼铜:2Cu2S+3O2 2Cu2O+2SO2; Cu2S+ Cu2O 6Cu+ SO2

请将火法炼铜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 ”化学名称为“硫化亚铜”,总反应中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与湿法炼铜相比,火法炼铜的缺点是       写一点

(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铜锈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我们可以推测出铜生锈时的反应物除了 Cu、 外,还有      
3、铁的冶炼是钢铁工业的基础。如图是教材中高炉炼铁示意图。鼓入热空气后,C区先后发生两个反应,然后B区发生反应。 若B区发生的反应是表格中C实验的反应,请写出C区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时鼓入热空气而不鼓入纯净的氧气,原因可能是      

4、比较和分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将化学实验按照实验目的分为“探究物质含量实验、探究物质性质实验”等。请将下列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继续分类:

A

B

C

D

分类依据是      ,包含的实验是       填字母

五、填空题(共1小题)

1、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所示,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水煤气是       填化学式 的混合物;
(2)丁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       填物质类别 ,判断的微观依据是      
(3)参加反应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火柴、棉花、药匙、镊子及下列仪器:

(1)若补充一种仪器      ,就能制取氧气,还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A 补充完整;

(3)若要除去氧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可以将氧气通过盛有的洗气瓶,如图B所示,氧气应该从      管进入      管导出 填字母
(4)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是因为:锥形瓶内药品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      ,从而使装置内      ,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二氧化碳从装置中逸出。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学习盐的性质时,老师从实验室带来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 M  如图

(1)探究一:溶液M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同学们认为溶液M的溶质可能是        写化学式

(2)(实验探究)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M的溶质不是

(3)探究二:老师取一定量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NaCl、

乙同学的猜想:NaCl、

丙同学的猜想:NaCl

(分析与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同学的猜想错误,理由是      

(4)(实验验证)甲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析判断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自己的猜想正确

该实验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

(5)(总结与交流)甲同学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最终确定了溶质的成分。
(6)(反思与收获)由上述探究可知,若想证明反应所得溶液溶质成分的某种猜想是否成立,一般思路是:证明      。思路明确后,再选取合适的试剂,最终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