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 B . C . D .
2、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 .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 .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氧气 B . 氯酸钾 C . D . 高锰酸钾
5、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 . 分子可以再分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7、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称量固体 C . 检查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挥发    B . 干冰升华    C . 蜡烛燃烧    D . 冰雪融化
9、决定元素种类的主要是原子的(      )
A . 质子数    B . 中子数    C . 电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10、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
A .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 . 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C .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D . 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1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蒙牛”优酸乳    B . “雪花”啤酒    C . 液氧    D . 清新的空气
1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 .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 .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 .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粒子
13、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S +O2 SO2    B . 2HgO 2Hg + O2 C . 3CO + Fe2O3 2Fe + 3CO2    D . 2HCl + CuO CuCl2 + H2O
14、“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
A . K2CrO4    B . Cr2(SO43    C . CrCl2    D . Cr2O3
15、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0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0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 . SbO2    B . Sb205    C . HSbO3    D . H3SbO4
16、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       )
A . 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B . 进入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 C . 液化气泄漏时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D . 禁止旅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飞机
17、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    B .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 .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
A .     B . C .     D .
19、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 . 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 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燃烧等 C .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 D . 危害: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2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 .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元素      
(2)3个氮原子      
(3)四个氧化铝分子      
(4)三个亚铁离子      
(5)硝酸根离子      
(6)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2、归纳总结是学好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位置(填序号)。

a.金刚石      b.水    c.二氧化硫    d.食盐    e.二氧化碳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2)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5)煤燃烧时产生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负极得到的气体是      。二者的体积比为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      来检验。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的质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2)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填“阴”或“阳”)离子。
(3)硒元素与第二周期的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能源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人类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和      
(2)推广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小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 (3)
A . 太阳能飞机   B . 柴火取暖   C . 风力发电
(4)下列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____________。 (4)
A . 汽车限号行驶                B . 垃圾分类回收 C .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D . 倡导节约用水
(5)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①出现燃烧现象的是      

A.Y型试管中的白磷  

B.Y型试管中的红磷  

C.烧杯底部的白磷

②燃烧着的磷会逐渐熄灭,则可能的原因是      

③该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④请写出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 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      (填序号)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收集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3)实验室若用C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氮气在很多领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②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排水集气法,但不宜用排空气法。除排水集气法外,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中,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内容)该气体的成分

(1)(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 , 因为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 , 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2)(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a.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由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课上某同学做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要使120g氧化铜完全还原,至少需要碳的质量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昭通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