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A . 铃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B . 铃声能传递能量
C . 铃声属于噪声
D . 铃声能传递信息
2、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频率
D . 音色
3、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
A . 轿车上 中兴
B . 轿车上 兴中
C . 公交车上 中兴
D . 公交车上 兴中
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前50s内通过50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0s内的速度是:( )
A . 2.5 m/s
B . 5m/s
C . 10m/s
D . 25m/s
5、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 . 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C .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 . 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6、古典名落《镜花缘》有这样一段描述:昨夜刮了大风,一老农早上开门,发现原本在篱笆內的井变成如图所示位置,于是惊呼“井被吹到篱笆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
B . 以树为参照物,井越过了篱笆
C . 相对篱笆而言,井位置未发生改变
D . 无论选什么为参照物,井位置都是不变的
7、一个杯子中装有特殊金属制成的勺子,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B . 该金属熔点低于26℃
C . 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 . 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8、小王对云的成因感到好奇,于是他查阅了一段资料:当湿润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会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小,能被空气中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可见云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
A . 升华、凝华
B . 液化、凝华
C . 液化、汽化
D . 凝华、汽化
9、如图是小芳家的木质百叶窗,它能通过转叶片方便地控制进入室内阳光的多少,这利用了( )
A . 叶片对光会聚
B . 光的色散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直线传播
10、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则一束平行于主光轴(标注了刻度)的光线入射到这个凸透镜后折射的光线,正确的画法应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1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 乙,丙,甲
B . 乙,甲,丙
C . 甲,乙,丙
D . 丙,乙,甲
12、下表列出了不同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及0℃条件下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研究小组的冋学们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空气 | 氧气 | 铝 | 铁 | 铅 |
密度/kg•m﹣3 | 1.29 | 2.43 | 2700 | 7900 | 11300 |
声音传播速度/m•s﹣1 | 330 | 316 | 6420 | 5960 | 2160 |
A .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物质的种类无关
B .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 .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通常大于它在同条件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 .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填空作图题(共7小题)
1、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于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⑴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
⑵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⑶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1)是在 中减弱:(2)是在 处减弱噪声;(3)是在 处减弱噪声。
2、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特定条件结合物态变化知识分析:


(1)若该物质的温度为t,且tA<t<tB , 该物质处于 态
(2)若该物质的温度由Ⅱ区域到I区域时,该物质要 热。
(3)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直接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 的物态变化。
(4)若该物质温度刚达到t,且t=tA , 继续短暂加热,该物质的温度会 (选填“上升”或“不变”)。
(5)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处于 区域(选填“I”、“Ⅱ”、“Ⅲ”)。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甲的边长是乙的2倍,则甲、乙的体积之比V甲:V乙= ,密度之比ρ甲:ρ乙= 。则此时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分別截去相同的体积,它们剩余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m甲’ m乙′(选填“>”“<”“=”)。
4、小云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两眼的视力分别是远视和近视,她将一只2B铅笔放在她的眼镜的后面1cm处时,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图中右侧的镜片是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镜片所矫正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5、老师用激光灯演示“探究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的实验时(如图),一部分同学在教室天花板上看到一个光点A,同时一部分同学看见盛水的玻璃缸底部也有一个光点B.请画出同学们看到现象的光路图 。如果同学们看到A点向左移动,请说明光点A左移可能的原因是 。
6、图(甲)是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的路程﹣时间图象,根据该图象在(乙)图中作出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7、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木板的长度 cm:在图乙中,天平的测量结果是 g;
(2)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 ,图中读出液体的体积为 。
三、解析题(共2小题)
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辟岭,爆破时工人在钻孔内装好炸药,用一条长96cm的引火线引燃炸药。
(1)如果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则引火线能燃烧多长时间?
(2)工人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之前跑到500m外的安全地带?
2、一只容积为450mL某品牌矿泉水空瓶,如图所示,将其装满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等全部凝固时,发现矿泉水瓶胀得鼓鼓得,变粗了,请完成下列问题:
(1)450mL水的质量是多少?
(2)450mL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多少?(ρ冰=0.9×103kg/m3)
(3)分析矿泉水瓶变粗的原因。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若要得到图丙B的图线,你的做法是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热量,温度 。
(4)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广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这个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2)请根据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填序号); (2)
A . 5cm
B . 10cm
C . 15cm
D . 20cm
(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4)重新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也能看到一个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蜡烛的像,这个像位于标尺 cm刻度处正上方,把光屏移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这个像
3、有如图所示的一石块,已知其密度(ρ石表示)。要测量其体积,任选仪器,请你设计两种不冋的测量方法,可画图说明,记录的数据用常用符号表示(注明:若选用量筒时,要考虑石块体积较大是不能放入量筒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