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9年九年级科学第二次中考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共16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能与实验预期结果相一致的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检验Cl- C . 配制溶液时量取水 D . 干燥氧气
2、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 . 茶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 . 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 . 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3、2019年1月11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D”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D”卫星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可为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和有线电视网等机构提供广播电视及宽带多媒体等传输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星2D”环绕着地球运动是受平衡力的作用 B . “中星2D”太阳能电池阵帆板能将太阳能转化电能 C . “中星2D”离地球越远时动能越大 D . “中星2D”离地球越远受地球的引力越小,因此质量也变轻
4、2019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第三次超级月亮出现,引众人举头望月。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当天的月相为满月 B . 月亮“超级(大)”是由于当天月球离地球较近 C . 当天地球位置大概在A点 D . 当天奇观发生时,地月、地、日连线基本相互垂直
5、湖州举办首届太湖半程马拉松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A . 调节体温和排泄 B . 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 . 保护和调节体温 D . 排泄和保护
6、现在网络语言流传着这么几句口头禅,“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深入我们的生活,对上述植物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碗豆属于被子植物 B . 苹果树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苹果树 C . 用大蒜的蒜头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 . 吃生姜时分泌睡液的行为属于反射
7、下列对2019年最新热播影片《流浪地球》中出现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A . 核聚变反应——释放大量能量 B . 核聚变反应——元素种类不变 C . 地球表面的水变成冰——凝固 D . 地球上短波通讯受影响——太阳活动增强
8、下列对科学基本概念认识正确的是()
A . 分类观:冰和干冰从物质分类上都属于氧化物 B . 能量观:液化石油气燃烧是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D . 守恒观:1克碳在1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克二氧化碳
9、“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A . 米勒实验 B . 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 C . 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 . 研究分子间有间隙实验
10、CCTV-10科教频道《大“真”探》——“野外求生”栏目深受大家的喜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饮用海水不仅补充不了人体需要的水分,反而加快脱水而死亡 B . 登山杖的主要作用可维持身体平衡,并减轻地面对人膝部的冲击 C . 在进入洞穴时要点火把,可探试洞穴内氧气是否充足 D . 塑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作起火装置
11、通过海水晒得的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将粗盐按如图流程,可获得较纯净的氯化钠,以备工业生产所需。在此过程中,a、b物质分别为()

A . NaOH、K2CO3 B . Ca(OH)2、Na2CO3 C . KOH、K2CO3 D . KOH、Na2CO3
12、小明绘制如图所示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表中的甲、乙、丙、丁与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相对应。其中丙对应的是()

A . 大肠杆菌 B . 草履虫 C . 衣藻 D . 酵母菌
13、蒲草是一种生长于河边的野生蔬菜。检测某轻度污染的水域时,发现一种有毒物质在蒲草细胞内的浓度比其周围污水中的低。蒲草细胞内的结构与这一结果关系最密切的是()
A . 细胞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质 D . 液泡
14、将一根火柴折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如图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火柴头先燃烧起来。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火柴梗不是可燃物 B . 火柴梗燃烧需要更多的氧气 C . 火柴头着火点比火柴梗低 D . 加热提高了火柴头的着火点
15、湖州某学校科学兴趣班上,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用铅笔尖顶着一个纸风车,置于一杯热水上,风车就会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风车转动时,风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 . 移除热水,风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刻停转 C . 热水杯上方的白雾是热水汽化形成的 D . 热水变冷,风车最终也会停下来,所以这个实验不遵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16、近几年湖州市中小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中有一个项目坐位体前屈,就是利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进行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固定在滑动变阻器滑片上的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其中肯定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共7小题)

1、头皮屑是很多人的一大烦恼,头皮屑实际上是皮肤一些死亡的表皮细胞,它属于      组织。将头发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并加热煮沸2—3分钟,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就会发生一个反应:Mg+2H2O=Mg(OH)2+H2↑。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上述化学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即热饭盒”中还可以一层放水,另一层改为放置氧化钙,使用时打开隔离层,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手静脉识别是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线照射,流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红外线形成静脉分布图像,提取其特征并储存,然后用于比对。其过程示意如下:

(1)手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回到心脏时,最先进入的心脏腔室为       。
(2)从遗传角度分析,“静脉分布”这个性状是由      所控制的。
(3)静脉识别被认为具有活体识别、不可复制、唯一稳定等特点,是安全、精准的生物识别技术。科普文章中摘录有关人体静脉的描述,其中支持上述观点的有       。 (3)
A . 成年人手部静脉特征通常不会改变 B . 静脉分布于体内,受外界影响很小 C . 静脉分布在皮肤之下,形状复杂 D . 若手脱离人体,血液流动特性将会变化
4、如图,将正在萌发的种子放在用塞子塞紧的瓶中,瓶内放有一杯NaOH溶液,此瓶与一个水银压力计相连接,从压力计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可以测量出某种气体的消耗量。如果正在萌发的种子用完了瓶中所有的气体,则水银柱会升高到76cm处(等于大气压)。

(1)实验过程中,水银柱只升高到15cm处,就不再升高,证明瓶中的空气被利用了       %。
(2)实验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5、环境污染导致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雾是指小液滴,霾主要由颗粒物形成。根据颗粒物大小差异,霾可以分为PM10、PM2.5、PM1、PM0.5等。
(1)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2)图甲是不同霾颗粒物进入到人体不同部位的示意图。如PM10大部分能被阻挡在肺外,而PM1颗粒进入血液后,吞噬细胞会对部分PM1颗粒进行吞噬,保护人体健康。人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6、“悬浮灯泡”能够悬浮发光,如图上甲所示。图甲的基座内有一个电磁铁,而悬浮的灯泡内部装有用闭合线圈连接的LED灯和条形磁铁,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1)当基座内电路接通电源后,灯泡能悬浮在空中是因为       
(2)乙图中的电源左端为      极。
(3)若要使灯泡悬浮的高度增加,除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外,你还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7、某同学利用磁敏电阻为自行车设计了一个电子计数器。磁铁固定在自行车的辐条上,磁敏电阻固定在后车架上如图甲,工作电路如图乙,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当磁铁与磁敏电阻Rs靠得最近时阻值为200Ω,磁铁与磁敏电阻Rs离得最远时阻值为400Ω,磁敏电阻的阻值在这两者之间变化。当R0两端电压不低于4.5V时电子计数器就能有效计数,低于4.5V就不能计数,车轮每转动一圈计数一次。为保证电子计数器有效工作,电阻R0最小阻值      Ω。某次匀速行驶中,该同学发现5分钟恰好完整计数了300次,车轮的周长为3m,则这段时间内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       km/h。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共5小题)

1、在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相关电学器材如下:电压表、电流表各1只,小灯泡(额定电压3.8V、阻值约为10欧),开关1只,新干电池3节,滑动变阻器1只(规格是“20欧1安培”),导线若干。
(1)小科连接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 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3)正确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两只电表的示数,其中一组数据有伪造的嫌疑,请指出并说明判断依据:       。

序号

1

2

3

4

电压/伏

1

2

3.8

4.2

电流/安

0.11

0.24

0.35

0.38

2、“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①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②   

绿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③   

豌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④   

豌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1)【实验结论】a.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b.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2)【实验反思】(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
3、资料信息:超氧化钾(KO2)固体与HCl、H2O、CO2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有O2产生;CO2不能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但HCl能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宇宙飞船中可用KO2

固体与人呼出的CO2 , 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

为了验证CO2与KO2固体能反应产生氧气。某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 , 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      作CO2发生装置;
(2)D装置的足量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      
(3)据资料知,水与水蒸气也能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于是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确认是CO2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4)为了除去O2中可能剩余的CO2 , F中可盛放过量      溶液
4、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铜离子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按实验方案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取出后,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并记录于下表:

编号

0.25%淀粉溶液(mL)

蒸馏水(mL)

1%NaCl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1

3

?

0

0

0

变蓝色

2

3

1

0

0

1

不变蓝

3

3

0

1

0

1

不变蓝

4

3

0

0

1

1

?

(1)1号试管中的蒸馏水应取      mL。
(2)若酶遇到铜离子会失去活性,则4号试管加入碘液3滴后的现象是      
(3)比较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2号试管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4)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一定是铜离子对酶的催化有影响,若要证明,可将1%的CuSO4溶液换为      溶液。
5、在探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偏离竖直方向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b)、(c)所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甲小组)

表二(乙小组)

表三(两小组)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1

1.0

0.6

4

1.0

0.7

7

1.0

0.8

2

2.0

1.1

5

2.0

1.3

8

2.0

1.6

3

3.0

1.6

6

3.0

1.8

9

3.0

2.3

(1)由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根据以上小组的实验,请求出他们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为       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如果家里安装日光灯,你认为更合理的为图      (填“甲”或“乙”)。

四、解答题(31、32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6分,共44分)(共6小题)

1、如图所示AG600是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该飞机蓄满水后总质量53.5t。为检测飞机性能,先后进行了模拟灭火和水面滑行测试。在灭火测试中:飞机盘旋在火场上方150m处,将所蓄水分次投下,每次投水200kg,用时20s到达地面。在水面滑行测试中:飞机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滑行了60s,若飞机发动机牵引力的总功率始终保持2.5×106W(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飞机蓄满水静止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
(2)每次投下的水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飞机在水面沿直线匀速滑行时,飞机所受的牵引力。
2、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       (选字母)。
(2)眼球中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      
(3)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丁图是王同学眼的成像示意图。他想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戊图中的       。

丁图

3、酿制白酒的原料常用高梁、大米或小麦等,需要经煮熟、发酵、蒸馏、配制四个主要步骤。
(1)发酵过程是利用微生物的      呼吸把有机物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2)蒸馏(步骤)是将酒精从发酵后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该过程利用了不同液体的      不同的物理性质。
(3)若现有一份质量分数为60%的白酒(高度),用蒸馏水稀释成720kg的40%的低度酒,则需要这种高度白酒多少kg?稀释过程中加入多少L水?
(4)“酒后开车”往往会带来安全隐患,因为酒精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后损坏神经系统中控制运动协调性的       。
4、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用NaOH固体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其滴入盛有50克稀硫酸的烧杯中,其反应过程放热导致的温度变化如图甲所示。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除了天平和玻璃棒等仪器外,还需要图乙中的      (填字母)仪器。
(2)结合图甲,列式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若砝码已生锈,则对稀硫酸质量分数的测定有何影响?并简要说明理由。
5、现在很多家庭使用蒸汽挂烫机来熨烫衣服。如图甲所示为某品牌蒸汽挂烫机,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底部的储水箱注满水后,水通过进水阀门流到发热体迅速沸腾,并变成灼热的水蒸气不断喷向衣物,软化衣物纤维,起到熨平衣物的作用。为了便于移动,它底部装备四个轮子,如表是这种蒸汽挂烫机的部分参数。

发热功率

1300/1600W

额定电压

220V

储水箱注满水量

2L

挂烫机净重

4kg

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

12cm2

出口蒸汽温度

98℃

(1)储水箱注满水后,挂烫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为了保证安全,电路中还接入了如丙图所示的熔断丝和防干烧控制器,它应接在乙图中      (选填“A”或“B”)点。
(3)用最大功率熨烫时,1分钟消耗的电能恰好可以使一盏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灯泡正常发光32分钟,求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少?(保留1位小数)
6、汞元素超标对生物体有严重危害。为监测矿区附近某作物种植区域的汞元素含量;科研人员开辟苋菜种植试验地(苋菜能富集汞元素)进行监测。如图甲是苋菜种植试验地的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式图。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
(2)若土壤中汞元素在物体内会富集,则该生态系统内,青蛙与苋菜相比,体内汞含量较高的是      
(3)科研人员还测定了汞离子(Hg2+)对苋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比较图1和图2,发现汞离子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与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变化趋势相似。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淀粉酶活性与种子发芽率具有相关性的原因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9年九年级科学第二次中考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