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都不给分)(共15小题)

1、201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 二氧化氮 B . 二氧化碳 C . PM2.5 D . 二氧化硫
2、在O2、H2O2、HNO3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 . 2个氧原子 B . 1个氧分子 C . 氧元素 D . 2个氧元素
3、我国航母舰载机的起飞将使用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下列装置中,其工作原理与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 . 手摇发电机 B . 电铃 C . 电磁起重机 D . 电风扇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 铁丝 B . 红磷 C . 蜡烛 D . 木炭
5、下列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A . P2O5   B . CO2   C . CuSO4   D . CH4
6、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②产生氧气③消耗水④产生有机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7、钒酸锂(LiNbO3)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在钒酸锂中锂的化合价为+1,则锐酸锂中银(Nb)元素化合价为()
A . +2 B . +3 C . +4 D . +5
8、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分析正确()

A . 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 . 小磁针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C . 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D .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9、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现象的分析中,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图中,在条形磁铁周围撒上铁屑后轻敲玻璃板,所观察到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B . 乙图中,地面附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C . 丙图中,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与通电螺线管在该点的磁感线切线方向相同 D . 丁图中,U形磁铁靠近磁极处的磁感线分布比较密,说明靠近磁极处的磁场比较强
11、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如图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晚上

12

22

A . 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夜间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强 B . 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夜间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C . 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甲地甜瓜植株的光合作用比乙地的强 D . 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12、如图所示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小明意外地发现小量程电流表指针每次偏转的角度不相同,猜想A:感应电流可能与导体匝数有关,猜想B;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为此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

⑴同一导体以不同的速度切割磁感应线;

⑵匝数不同的导体以不同的速度切割磁感应线;

⑶匝数不同的导体以相同的速度切割磁感应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方案(1)能探究猜想A B . 方案(2)能探究猜想B C . 方案(3)能探究猜想A D . 方案(3)能探究猜想B
13、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的相互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 B . 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 . 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 D . 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
14、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B,C分别是碳、氢、氧 B . 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 . 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 .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6:1
15、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 , 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 C2H4 B . CH4O C . CH4 D . C2H4O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共6小题)

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氮气      
(2)2个硫酸根离子      
(3)五个水分子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如图是人体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发生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膈顶下降。图B是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2)人及动物的呼吸、汽车尾气排放、煤的燃烧和焚烧秸秆等多种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填序号)。

①绿色田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节约用水③出门随手关灯④使用一次性筷子

⑤夏天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⑥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3、现将一密闭透明的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回答: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20

10

30

反应后质量(g)

2

20

50

X

(1)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X=      g;
(2)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3)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5、电梯为居民上下楼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 电梯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梯厢底层装有压敏电阻R1 , R2为保护电阻,为动触点,A、B为静触点,当出现超载情况时,电铃将发出报警声,此时电磁铁的上端是       极,电梯超载时报警说明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      ,如果用较小的电阻替换R2电梯可乘人数将变      (填“多”或“少”)。

6、某物质可能由Al2O3、MgO、Fe2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今测得该物质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0%,如该物质为纯净物,则该物质为       ,若该物质为混合物,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格2分,共28分)(共4小题)

1、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塞和试管的连接处。实验前,判断此装置密封性良好的操作和依据是:      
(2)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是因为试管内的      (填化学式)减少,而导致气压减小的缘故。
(3)小金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两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赞同他的做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2、                
(1)如图甲是某种压电陶瓷片外形,用导线把金属振动片和压电陶瓷片分别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当用拇指与食指挤压压电陶瓷片和金属振动片的两面时,电压表的指针就会偏转,如图乙。这说明在压电陶瓷片与金属振动片之间产生了电压。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2)如图,是小东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他将铝棒放在磁场中的轨道上,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铝棒都不动。请你分析并写出一条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
(3)实验桌上有条形磁铁、铜、铁、铝的圆柱体各一个,铁钉若干。小欢同学在探究磁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条形磁铁的一端靠近铁钉,能够发生吸引。②分别用铜、铁、铝圆柱体的各个部分靠近铁钉,都不能发生吸引。③把铁圆柱体放在条形磁铁下端并保持接触,结果在铁圆柱的下端可以吸引铁钉(如图)。针对这一现象,小欢认为,是由于铁圆柱体被磁化,所以吸引铁钉;而小林却认为是条形磁铁吸引的铁钉,不是铁柱被磁化。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是铁块被磁化而吸引铁钉的。       
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实验后发现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2)如图G,要调节夹持试管的铁夹的松紧,应调节旋钮       (填“K1”“K2”或“K3”);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与B相比,C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优点是      
4、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外实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的白磷先未燃着的原因是       。
(2)【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如下:
结论1:猜想      正确。

结论2:课本上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      (填“严谨”或“不严谨”)的,其理由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第26~29题每题6分,第30题8分,共32分)(共5小题)

1、今年小科家造了新房,电工师傅安装完成家庭电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将图中的元件连成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照明电路;
(2)小科根据所学知识,想借助测电笔验收安装是否正确。在使用测电笔时,      (填“甲”或“乙”)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
(3)检测时,首先只闭合开关S,发现灯不亮,她用测电笔接触开关及灯与电线连接处,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2、  2018年,一则《盐里面加了亚铁氰化钾》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流传。传言称:食盐添加了抗结剂(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造成危害。实际上亚铁氰化钾不同于剧毒的氰化钾,是一种合法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日常食用盐中的抗结剂即使全部分解,离致死量也相差200倍至300倍,大概需要一次性吃几十公斤的食盐,才会中毒。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铁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2)亚铁氰化钾稳定性很高,只有在高于400℃才可能分解产生有毒的氰化钾,而家里炒菜达到200℃就要烧焦。亚铁氰化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K4Fe(CN)6 12KCN+Fe3C+5C+3X↑,则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为      
3、对“24.5g氯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小莉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小莉同学的解法及计算过程

小华同学的解法及计算过程

解:设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

KCl+

3O2

245

   

96

24.5g

   

x

x= =9.6g

答:可产生氧气9.6g。

解:24.5aKClO3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4.5g× ×100%

=24.5g× ×100%

=9.6g

则氧气的质量为9.6g

答:可产生氧气9.6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答:      
(2)若要计算7.9g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请你把能用的解法和计算过程写下来。
4、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点       。
(2)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
5、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48.5

68.1

88.1

(1)石灰石矿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