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2、下列数据是小致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佔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健康人1min可以正常呼吸160次 B .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kg C . 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的为1.2m/s D . 使人惑到舒服的室温约为40℃
3、用一个焦距为25cm的放大镜来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与标本的距离应为(   )
A . 小于25cm B . 等于于25cm C . 大于50cm D . 在25cm与50cm之间
4、一支最大测量值为42℃的体温计示数为39℃,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最终体温计的示数是(   )
A . 36℃ B . 38℃ C . 39℃ D . 42℃
5、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9cm、12.39cm、12.42cm、12.41cm、12.19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36cm B . 12.4cm C . 12.40cm D . 12.4025cm
6、把相同质量的酒精、水、盐水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已知ρ盐水>ρ>ρ酒精 , 则液面最高的是(   )
A . 酒精 B . C . 盐水 D . 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8、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 冰吸热升温比水吸热升温快 C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D . 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态
9、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的8倍 B . 乙物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 . 质量相间的甲和乙,乙物质的体积大 D . 体积相同的甲和乙,乙物质的质量大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光屏上的像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似 B . 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变为原来一半 C . 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f>15cm D . 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如图是一个噪声监测仪,在监测仪上可以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当噪声过大时通常要关闭门窗,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降低噪声的。

2、身高为1.75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的地方恰好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全身像,当他靠近至平面镜前1m的地方时再次站立。此时,他与像的距离为      m,他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表面有一层白色的“霜”,它是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需要热量      (选填“吸收”或“放出”)
4、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于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器件上,形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当无人机下降时,需要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器件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洁晰的画面。
5、有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      ,密度将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10s后,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      (选填“东”或“西”)行驶了      m。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小致一家开车由家到某地游玩。他们先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h后到达目的地。返程时从该地开车回家用时1.5h,求:
(1)他们从家到达目的地的路程?
(2)他们返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一个容积为2×103m3的瓶子。
(1)用它装满某种未知液体,可以装2kg,该未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如果用它装密度为0.8×103kg/m3的油,最多装多少千克?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题(共6小题)

1、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是      
(2)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选填“大”或“小”)
(3)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消,为了便于测量全程时间,小致同学在C点放置一块金属片。小车通过AC段时,测得时间为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2、“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致同学用锤敲击音叉时,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3、在“研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甲装置所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此外,还需要测量工具是      
(2)小致同学使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直到水沸跨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3)小红在甲装置的基础上加盖后(如图乙)进行实验,减少了热量散失且液面上方气压有所升高。图丙中c是小致同学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则小红同学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线是      

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够      
(2)小致同学在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3)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放置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的像是      像。
(4)为了让右座的冋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致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5、某小组使用如图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点燃蜡烛后,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
(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位置不变,需要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需将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实验后,某同学取下自己所戴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交清晰了,说明该同学所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6、小致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      (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纹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为      
(3)如图乙,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测得矿石的体积是      cm3
(4)实验后,小致发现使用的20g砝码破损了,由此得知测得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个变”)
(5)实验中,另一名同学使用一个溢水杯和小烧杯也测量出了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其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B.将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矿石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盛按溢出的水

C.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2

则小矿石的体积V      (用所测物理量和ρ表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