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熔点 | 2500℃ |
密度 | 3g/cm3 |
强度 | 与钢相似 |
导电性 | 良好 |
导热性 | 良好 |
抗腐蚀性 | 优异 |
























二、计算题(共3小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CO2+2NH3 CO(NH2)2+H2O,请计算:
三、实验题(共3小题)
利用如图1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四、填空题(共1小题)
五、简答题(共1小题)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 (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 (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Ⅰ |
用玻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
酒精 ,蒸馏水 。 |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
Ⅱ |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 比硬纸片的低。 |
Ⅲ |
在下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 填“先于”“后于”)b熄灭。 |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 。 |
Ⅳ |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 先熄灭的原因是: 。 |
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