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 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 . 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 .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2、某物质经测定只含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纯净物 B . 一定是混合物 C . 一定不是化合物 D . 一定是一种单质
3、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物质进行实验,试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D . ③①②
4、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有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6、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A . 铁+稀盐酸       B . 铜+稀盐酸      C . 银+稀盐酸       D . 铜+硝酸银溶液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 . 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8、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 , 则m的值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9、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 . 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 .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 . 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 . 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是可分的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2、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 . 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 . 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 . 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Z一定是化合物 B . 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 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15、“神舟”七号太空行走成功后,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飞船表面的烧蚀材料中含有氮化硅.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如图),则氮化硅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 Si3N4    B . Si4N3    C . SiN2    D . SiN
16、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漏油,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 . 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 B . 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 . 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 . 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17、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区别活性炭和氧化铜——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 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加入MnO2 , 看是否有气泡 C . 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泡沫减少产生浮渣的是硬水 D . 区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空气——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18、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试验操作先后次序中,错误的是(   )
A . 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B . 制备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C . 加热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后,先移导管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D . 掏沼气池(沼气池内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19、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这一气体组合是(   )
A . H2、CO、CO2    B . N2、O2、CO2    C . H2、CH4、CO    D . H2、CH4、CO2
20、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共4小题)

1、             
(1)C70表示一个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L的细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      
2、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化学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填空:
(1)不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的原因:      
(2)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产生白色污垢的原因      
(3)建造“鸟巢”使用了大量的钢铁,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单车”已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气体排放,“共享单车”采用铝合金作支架,铝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慢慢消失的原因是血液中的乳酸(C3H6O3)与吸入的氧气反应:C3H6O3+3O2=3CO2+3R,则R的化学式为      ,新能源公交车环保,节能,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1)
A . 蒸馏水        B . 清澈的河水        C . 自来水        D . 湛蓝的海水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3)实验室中常通过      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给水通入直流电,可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依据      

三、实验题 (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            
2、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右图所示分别进行实验;

(1)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酸性溶液显      色。
(2)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      色,B实验的作用是      
(3)在C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      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      
(4)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      
3、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在不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中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不同,人类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上一般采用甲路径分离净化后的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      ;(已知在1.0l×105Pa时,O2的沸点为-183℃,N2的沸点为-196℃)
(2)实验室常通过丙、丁、戊三种路径来制取氧气:

①若用路径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还能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用路径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这三种路径中消耗能源最少的是      (填序号);

(3)在上述五个路径中最适合潜水艇中获得氧气的是      (填序号)。

四、推断题 (共1小题)

1、A,B,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A、E为固体,D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      ;⑥      
(3)已知A和D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科学探究题 (共1小题)

1、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MnO2作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写出用H2O2溶液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②已知,浓硫酸常用于干燥气体。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 , 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填标号)。

(2)FeCl3溶液做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2O、Fe3+、Cl-

(问题)哪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        假设二:可能是Fe3+        假设三:可能是Cl-

(分析)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      

(3)(实验)

操作

现象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②假设      成立,而假设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4)催化剂比较

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      (填化学式)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六、计算题 (共1小题)

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