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下列实验室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铁架台生锈    C . 镁条打磨    D . 玻璃管切割
2、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B . 氧气供给呼吸 C .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D . 铁粉作双吸剂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铁丝     B . 量水 C . 取用固体药品     D . 验满二氧化碳
4、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B . 5mL酒精与5mL水混合后体积为10mL C . 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火焰呈黄色    D . 蛋清溶液中加几滴浓硝酸出现黄色沉淀
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
A . 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B . 水分子 C . 人体中元素分布     D . 燃烧条件
6、大米、面粉富含淀粉,其组成可以用(C6H10O5)n(n的数值在几百到几千)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淀粉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B . 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 C . 淀粉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6:5    D . 淀粉属于糖类,有甜味
7、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O2 C6H12O6    B . CO2 H2O    C . Fe → Fe3O4    D . Fe →Fe2(SO4)3
8、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 硅元素的符号为SI C . 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D . 硅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4
9、下列有关“化学之最”错误的是(   )
A .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B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l C .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D .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   )
A . 干冰    B . 液氧    C . 碳酸    D . 石灰石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汽油洗涤油污是乳化作用   B . 氢气燃烧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 纯铜的硬度比黄铜大    D . 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2、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C . 氢氧化钠溶解放热     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3、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氨气。工业上合成氨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同等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氮气 B . 由图中可知氨气的沸点高于氮气和氢气 C . 氨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分子间空隙变小 D . 理论上通入合成塔内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应为1:3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以下各选项中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 . 用金属清洁球擦洗铝锅    D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2、t℃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D . 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钾,常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小慧的爷爷生日当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为他庆祝。
(1)大家准备了一盒生日蛋糕(由面粉、麦芽糖醇、奶油、鸡蛋、水果为原料制成)。其中富含油脂的原料是      
(2)调皮的弟弟把瓷碟子压在蛋糕蜡烛的火焰上,发现底部变      色,这是因为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3)在生日歌中,爷爷高兴地吹灭蜡烛。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      
(4)全家举起杯中红酒,祝酒、干杯。红酒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镁、铁、钾、钠等营养,这里的“钙、镁、铁、钾、钠”指的是      (填“单质”或“元素”)。
2、实验室配制一定量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若用8.0g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需量取水      mL;
(2)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3)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则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 =”或“>”)。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安全至关重要。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实验安全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药品存放安全

不同药品的保存要求不同

①易燃易爆物应单独存放。在酒精、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中,应单独存放的是      

②白磷应密封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为了防止白磷和空气中      反应(用符号表示);

③硝酸银(AgNO3)溶液应保存在棕色瓶,其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

④澄清石灰水应密封保存,其原因是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二)实验设计安全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装置A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其目的是      。若实验过程一氧化碳气体意外中断,C中的澄清石灰水      (“会”或“不会”)倒吸入玻璃管。若要收集产生的尾气,则应选择上述

D、E、F装置中的      (填序号)。

(3)下图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


①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      。实验室用L装置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导管上开关,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观察到      ,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图中的__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M装置可用于铜和浓硫酸加热制少量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反应原理为:Cu + 2H2SO4(浓) X + SO2↑ + 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M装置中将铜丝上下抽动的目的是      ,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

(4)(三)药品处理安全

回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实验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已知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与许多物质混合会发生爆炸)

①成分判断: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还有可能含有      

②实验步骤:a.溶解b.过滤c.洗涤干燥d.滤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其中错误的步骤是      (填序号);

(5)实验安全贯穿于化学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为了安全应该关闭化学实验室  ②优化实验设计、规范实验操作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③实验安全不仅指人身、财产安全,还要考虑对环境是否友好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B、C、D、E、F均为含氧元素的物质。(图中“→”表示物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E是单质,其它为化合物。B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C和F的组成元素也相同。

(1)用化学用语表示D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B和D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      
(3)写出C→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写出D→B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若A是一种常见燃料,则其中除氧元素以外还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大量的硫酸亚铁,可能还含有较多的硫酸铜和硫酸。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技术人员首先对废水进行检验确定其成分,再从该废水中回收铜及硫酸亚铁。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设计实验,确定成分:

(1)取废水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片,观察到      ,说明废水中不含硫酸;
(2)从(1)实验中取出铁片,发现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按步实施,变废为宝:

(3)固体B的成分是      
(4)操作a的名称是      ,操作b之前加入稀硫酸,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其原因是      
(5)取固体B样品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则产生氢气质量      g;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      ?(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