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 . 不能传播声音
B . 吸收了声波
C .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 .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2、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 . 硬度高
B . 熔点低
C . 密度小
D . 导热性好
3、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 . 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 . 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
4、坐在行驶着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树木
B . 地面
C . 乘客坐的汽车
D . 天空中的云
5、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利用B超检查身体
B .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 . 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D .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 .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 . 物质的初温是40℃
D . 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 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 .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 . 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D .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8、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A .
B .
C .
D .




9、日晷仪是古人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位置可知道时间,如图.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
A . 反射
B . 直线传播
C . 折射
D . 色散
10、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B .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 .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 .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11、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dB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B . 声音传递了能量
C . 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 . 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1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梅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她将几种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温度。就小梅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猜想假设
B . 进行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分析论证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同学们对身边的事或物进行了估测,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是( )
A . 学校的课桌高约为0.8 dm
B . 某同学跑100m成绩为10s
C . 步行速度约为1.4 m/s
D . 正常人1min的心跳约70次
2、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对于密度计算公式:
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不同物质,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B . 不同物质,当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C . 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其质量跟体积成反比
D . 物质的密度是由它的质量和体积决定的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A .
医用杀菌灯
B .
电视遥控器
C .
验钞机
D .
测温枪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一只小鸟在深度为10m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m.
2、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噪声.
3、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4、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 ℃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 (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5、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
6、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5°,此时反射角为 。我们能从教室的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发生 反射的缘故。
7、先后两次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鼓面,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以上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8、伊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冰花主要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花应出现在玻璃的 侧(填写“内”或“外”)。
9、小兰同学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成了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所示。塑料管或竹管是通过 的振动发声的;上下推拉“活塞”,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会改变。
10、图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 透镜。
四、实验题(共5小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同一平面内.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调节烛焰、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 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 (选填“较大”或“较小”)。
3、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4、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他最初组装好的实验器材,请你指出图中的一个错误是: 。
(2)他改正错误后,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T= ℃。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T/℃ |
50 |
57 |
64 |
71 |
78 |
85 |
91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13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感觉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太长,请你给他提出一个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的方 。
5、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
距离(c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cm/s) |
AB |
40.0 |
2 |
|
BC |
|
|
|
AC |
90.0 |
3 |
|
(2)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该实验的原理是
(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
(4)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 ,也不能过小,以免 .
五、简答题(共2小题)
1、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并达到节能的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解释.
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装有液体的饮料瓶,为什么?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一只空瓶子质量为5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将水倒净后,再装满油,总质量为840g,求这种油的密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