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南邵阳邵阳县石齐中学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
A .
B .
C .
D .




2、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 . 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 . 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 . 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3、如图是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v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 . 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 . 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C . 云本来就不动
D . 云向西运动
5、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
A . 2m/s
B . 1.3m/s
C . 0.67m/s
D . 2.3m/s
6、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器材来进行探究.回顾探究的过程,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将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是为了让像位于光屏的中央
B . 改变蜡烛到透镜之间的距离、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不同的像
C . 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倒立的
D . 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都是缩小的
7、小锋同学站在游泳池岸边,在地面上出现他的影子和在池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是( )
A . 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B . 前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后者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C . 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D . 前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8、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 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 . 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 . 在教室周围植树
D .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9、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10、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 .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 .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 .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 .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11、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 . 1:2
B . 2:1
C . 2:9
D . 9:2
12、对密度定义式ρ=
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 . 1.65m
B . 1.75m
C . 1.85m
D . 1.95m
14、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 .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 . 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D . 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1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 . 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 . 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 , 树下睡觉用时t2 , 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2、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 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 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3、笛子发出的声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消失了.
4、如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形可知:甲是 的波形,理由是 ;乙是 的波形,理由是 .

5、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
6、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在图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乙)的读数是 ℃.

7、“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俗语中“进”是以 为参照物,“退”又是以 为参物.
8、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 ;

9、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① ;②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可以 . (1)
A . 将螺母向左旋
B . 向左盘中加砝码
C . 将螺母向右旋
D . 向右盘中加砝码
(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以便测出体积,测量过程如图三个量筒所示.根据图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kg/m3 .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2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cm; tBC= s;VAB= m/s;VBC=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甲,S是一发光点,L是由S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在图乙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在图中的方框中,根据射入和射出的光线,画出适当的光学器件.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一容积为350mL的瓶内盛有0.30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为喝到水,衔石子投入瓶中,当投入20块石子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若每块石子的平均质量为6g,求一块石子的体积和密度.
2、李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李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