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8-2019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聚乙烯、油脂和蛋白质均属于有机高分子 B . 生物柴油的成分为液态烃的混合物,属于油脂 C . HgCl2可用作防腐剂和杀菌剂,是因为它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 . 大量生产和使用活性炭防PM2.5口罩应对雾霾属于“绿色化学”范畴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时,6.4g铜粉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 . 0.1mol氧气与2.3g金属钠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C . 将0.1mol乙烷和0.1 mol Cl2混合光照,生成一氯乙烷的分子数为0.1NA D . 0.2mol·L1的NaAlO2溶液中AlO2的数目小于0.2NA
3、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mol维生素C发生加成反应,至少需要1molH2 B . 维生素C不溶于水 C . 维生素C的二氯代物超过三种 D . 维生素C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4、一种将CO2和H2O转换为燃料H2、CO及CH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工作时,电极a周围溶液的pH增大 C . 电极b上生成CH4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 D . 若电极b上只产生1 mol CO,则通过质子膜的H+数为2NA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W、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W与X、Y与Z分别同周期;X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被氢氟酸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W的单质为气态    B . Z的氢化物为共价化合物 C . X和Y的原子半径大小:X<Y    D . X与Z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将①滴入②中,②中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不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②中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

实验装置

A

溴水

溴水橙色褪去,液体分层。加成反应

B

浓盐酸

浓硫酸

产生大量白雾。物理变化

C

双氧水

MnO2

产生大量气泡。分解反应

D

浓硝酸

铜粉

产生红粽色气体。氧化还原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7、25℃时,向0.10mol·L-1的H2C2O4(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25℃时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Ka1=104.3 B . pH=2.7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 C . 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 D . 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始终存在:c(OH-)+2c(C2O42-)+c(HC2O4-)=c(Na+)+c(H+)

二、工业流程(共1小题)

1、NaClO3可用于制取二氧化氯、亚氯酸钠及高氯酸盐等。以原盐(主要成分为NaCl)为原料制备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Cr2O72-+H2O 2CrO42-+2H+

回答下列问题:

(1)“粗制盐水”中加入NaOH和Na2CO3的目的是      
(2)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在pH:6.4~6.8,温度:40~50℃的条件下电解,理论上最终产物只有NaClO3。电解时阳极的产物为Cl2 ,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Cl2+H2O=HClO+H++Cl- , HClO H++ClO-      
(4)电解槽中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      。加入的Na2Cr2O7可以调节电解液酸度,若酸度过大,则电解液中主要存在      (填“Cr2O72-”或“CrO42-”)。
(5)为检测电解后盐水中Na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下列实验:

I.准确吸取10.00mL电解后的盐水,加入适量的3%H2O2溶液充分搅拌并煮沸。

Ⅱ.准确吸取0.10mol·L-1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25.00 mL于300mL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III.将I的溶液加入Ⅱ的锥形瓶中,隔绝空气煮沸10min,加热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mL0.4mol·L-1MnSO4溶液、5mL 85%磷酸溶液,用c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至溶液变为微红色,即滴定终点,此时消耗高锰酸钾V mL。

①步骤I中加入H2O2溶液的作用是      

②步骤Ⅱ中ClO3-被Fe2+还原为Cl-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该盐水中Na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它的合成主要发生以下2步反应:

反应1:2NH3(g)+CO2(g) NH4COONH2(l)        △H1=a kJ·mol-1

反应2:NH4COONH2(l)=NH2CONH2(l)+H2O(l)    △H2=b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写出一种可以提高NH3平衡转化率的措施:      
(2)95℃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氨气和1molCO2使之充分反应合成尿素,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此温度下合成尿素的平衡常数是      (保留2位小数)。
(3)下表为反应1和反应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所测得的平衡常数(K)的数据。

①从上表数据可推出b      (填“>”或“<”)0,理由是      

②升高温度,反应1的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

③下图是合成尿素时温度对二氧化碳转化率的影响曲线。从图中可知A、B、C三点对应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      (用KA、KB、KC表示)。

2、LED灯是一种环保的光源,在相同照明效果下比传统光源节能80%以上。目前市售LED晶片材质基本以砷化镓、磷化铝镓钢(AlGaInP)、氮化铟镓( InGaN)为主,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砷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2)磷和砷是同一族的元素,第一电离能:磷      (填“>”“<”或“=”,下同)砷,它们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PH3      AsH3 , 原因是      
(3)AsH3是无色、稍有大蒜味的气体。AsH3中砷原子的杂化轨道方式为      ,AsH3的空间结构为      
(4)砷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3和+5,它们对应的含氧酸有H3AsO3和H3AsO4两种,其中H3AsO4的酸性比H3AsO3的酸性强,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来看,H3AsO4的酸性比H3AsO3的酸性强的原因是      
(5)此晶胞中所含的砷原子的个数为      ,砷化镓的化学式为      
3、奈必洛尔是一种用于血管扩张的降血压药物。合成奈必洛尔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④⑤变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苯环上只有两种取代基;

Ⅱ.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Ⅲ.能与 NaHCO3反应生成CO2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 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化合价为+2价和+3价,其中CoCl2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乙酸钴)并验证其分解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Co2O3与盐酸反应制备CoCl2·4H2O,其实验装置如下:

①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由烧瓶中的溶液制取干燥的CoCl2·4H2O,还需经过的操作有蒸发浓缩、      、洗涤、干燥等。

(2)乙同学利用甲同学制得的CoCl2·4H2O在醋酸氛围中制得无水(CH3COO)2Co,并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3COO)2Co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产物。已知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

①装置E、F是用于检验CO和CO2的,其中盛放PdCl2溶液的是装置      (填“E”或“F”)。

②装置G的作用是      ;E、F、G中的试剂均足量,观察到I中氧化铜变红,J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K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通氮气的作用是      

④实验结束时,先熄灭D和I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关闭弹簧夹,其目的是      

⑤若乙酸钴最终分解生成固态氧化物X、CO、CO2、C2H6 , 且n(X):n(CO):n(CO2):n(C2H6)=1:4:2:3(空气中的成分不参与反应),则乙酸钴在空气气氛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榆林市2018-2019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