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5小题)

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⑤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的信息交流的是(  )
A .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 .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某种叫声 D .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3、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 .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C .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 .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4、把菠菜放在冷水中浸泡10分钟,水没有变色;而把菠菜放入水中煮沸10分钟,水则变成了淡绿色。其原因是沸水破坏了菠菜叶肉细胞中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5、下列关于辣椒和狮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主要贮存在细胞核中 C . 辣椒的果实、狮子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 .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6、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细胞核和线粒体 B . 线粒体和叶绿体 C . 细胞核和叶绿体 D . 液泡和叶绿体
7、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     )
A . B . C . D .
8、癌变后的细胞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 细胞停止生长 B . 细胞不断分裂形成肿瘤 C . 细胞可侵入附近的正常细胞 D . 细胞分裂非常快
9、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几周,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变量是水分多少 B . 植株的正常生长需要无机盐 C . 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 D . 植株的正常生长只需要水分
10、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142米。能促进巨杉的根系吸收水分,并将水分输送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吸收作用 D . 蒸腾作用
11、荔枝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荔枝植株吸收的某些物质转化而来的。这些物质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 B . 淀粉和水 C . 无机盐和水 D . 氧气和水
12、人的卵细胞在体内受精的场所以及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 . 卵巢和输卵管 B . 卵巢和子宫 C . 输卵管和子宫 D . 阴道和子宫
1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其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D .
14、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 . 肠腺 B . 胰岛 C . 垂体 D . 睾丸
15、阅读下列人体在呼吸时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含量变化一览表,分析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含量(%)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 . 吸入的只有氧气,呼出的只有二氧化碳 B . 从呼吸系统排出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 C .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D .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氧进入了血液
16、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 . 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B .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C . 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D .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17、如图是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请根据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用“①”、“②”、“③”表示的三种血管分别属于(    )

A .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B .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 .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 .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18、下列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
A . 侏儒症 B . 巨人症 C . 夜盲症 D . 糖尿病
19、在生态系统中,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是(    )
A . 分解者 B . 消费者和分解者 C . 生产者和消费者 D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0、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非常普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酿酒时要常开盖,以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 B . 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 C . 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给患者大量使用 D . 腌肉能保存较长时间,是由于腌肉上的盐分多,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21、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B .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全面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 C . 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 D . 生物资源可再生,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
22、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 . 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 . 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 .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23、生物多样性是指(    )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②基因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④生物数量的多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4、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外壳由蛋白质构成 B . 内部含有遗传物质 C . 不能独立生活 D . 属于单细胞生物
25、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兔的黑毛和卷毛 B .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C .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D .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26、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    )
A . 一半 B . 一倍 C . 两倍 D . 多倍
27、人类的肤色正常基因为显性(A),皮肤白化的基因为隐性(a)。白化病人的基因组成是(    )
A . AA B . Aa C . aa D . a
28、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 . 人的性别是胎儿发育过程决定的 C . 自然状况下,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 . 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哪种精子结合
29、关于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化石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古老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 . 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 . 在晚近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D . 在晚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30、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   黑烟将桦尺蠖熏成了深色 B . 浅色桦尺蠖迁出,深色的桦尺蠖迁入 C . 浅色桦尺蠖变成深色的桦尺蠖 D . 环境对桦尺蠖体色选择的结果
31、下列例子中,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 . 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 .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 .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D . 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32、“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 凡是药物都有30%的毒性 B . 凡是西药都有毒性,而中药则无毒性 C . 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 D . 药物长期服用,才有毒性
33、下图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容易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的步骤是(    )
A . B . C . D .
34、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装置中,应设置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 B .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平均值 C .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实验中,“捕食者”要特意捕食某种颜色的“猎物” D .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取样时,应挑选大、小花生各10粒
35、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于中国科学院诞生,10天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它们的基因都来自同一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以下关于“中中”与“华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性别为一雌一雄 B .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基因相同 C . 可通过克隆猴做对照实验,测试某种新药的效果 D . 克隆猴是通过无性生殖方式诞生的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2)图中含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      
(3)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生物部分缺少了      
(5)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该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一段时间后,则体内的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2、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运动健身效果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结合此项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乒乓球在运动员眼球内的      上成像,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觉神经传给      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运动员在赛场上既能灵活运用搓、托、拉、吊等技法,同时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主要体现了      (填“大脑”、“脑干”或“小脑”)的平衡、协调功能。
(3)运动员能根据裁判员的哨声与手势作出反应,这属于      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整的反射弧包括5个部分:感受器、      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      
(4)乒乓球运动员要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不仅需要      系统的调节支配,也需要身体其他系统的共同参与,可见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  1961年,英国科学家发现MRSA(某种葡萄球菌)可以抵抗药效最强的抗生素,故将MRSA称为“超级细菌”。但最新研究发现,一类新型抗生素可以杀死小鼠体内的MRSA.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的结构与真菌相比没有      ,只有DNA集中的区域。细菌通过      的方式进行繁殖。
(2)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果消毒不彻底,可能会引起超级细菌的传播。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超级细菌属于      。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析,感染MRSA的小鼠属于      
(3)如果这种新型抗生素再被滥用,将可能导致      的出现。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进方形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原本球形的西瓜会长成正方体形。这种“方形西瓜”受到了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将普通西瓜的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选育,培育出含糖量高、纤维少、个头大的太空西瓜。

(1)“方形西瓜”的变异属于      的变异。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会结出      形的西瓜。
(2)太空西瓜含糖量高、果实大,其根本原因是普通西瓜种子的      在太空条件下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      的变异。
(3)这两个材料说明,生物的变异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5、我国有酿制米酒的传统。淘淘对可能影响米酒发酵的因素进行探究,设计了以下实验:

编号

 糯米处理

 酒曲

 加适量凉开水

 环境温度

1号瓶

 浸泡24小时

 30℃

2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30℃

3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10℃

4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

 30℃

3天后打开盖子,观察并记录现象。请据此回答:

(1)该实验共设置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了影响米酒发酵的3个因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号瓶。此瓶和3号瓶对照,所研究的变量是      
(2)酒曲中的酵母菌在制作米酒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填序号)。 (2)
A . 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 . 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 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D . 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1号瓶会散发出酸臭味,其原因可能是:      
(4)请谈谈酗酒对身体的危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