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检测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检测(共25小题)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 . 隔绝空气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清除可燃物
D .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可燃物一定是气体
B . 可燃物一定是液体
C . 可燃物一定是固体
D . 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
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 .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 . 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 .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4、下列在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 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D . 使可燃物降温至其着火点以下
5、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 . 森林失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 .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6、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B . 进入小煤窑要严禁吸烟
C . 面粉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D . 发现煤气泄漏,要立即关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7、关于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燃烧、自然、爆炸和缓慢氧化,有同学叙述如下共同点:①都放热;②都发光;③都属于氧化反应;④都很缓慢;⑤温度都需要达到着火点。你认为该同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④⑤
C . ①③
D . ②④
8、某市一棉花店突发大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 .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 . 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
9、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 . 现象①②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C .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 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铁丝在纯氧中能燃烧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明铁丝的着火点因不同物质而改变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说明燃烧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C . 爆炸就是发生了急剧的化学变化
D . 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
11、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 . 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
C . 液化气、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D .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12、下列着火情况下,相应灭火措施及其理由均正确的是()
着火情况 | 灭火措施 | 理由 | |
A | 不慎将酒精灯内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 | 用湿抹布扑盖 | 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
B | 在寝室吸烟引起被褥燃烧 | 迅速打开门窗并泼水 | 通风透气,降低可燃物温度 |
C | 歌厅因电路老化短路起火 | 首先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然后断开电源 | 降低可燃物温度并隔绝空气 |
D | 林区发生火灾 | 砍倒附近树木并开辟隔离带 | 移走可燃物 |
A . A
B . B
C . C
D . D
13、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 . 清除可燃物
B .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 . 隔绝空气
D .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4、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的是( )
A . 可燃物
B . 氧气
C . 压强
D .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1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的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 .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6、液态植物油和固态动物油合称为油脂。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
17、前不久大兴安岭局部地区发生了森林火灾,消防队员紧急奔赴现场,他们有的使用风力灭火机器灭火,其原理是 ,有的砍伐部分树木打防火隔离带,其灭火原理又是 。
18、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炸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砂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利用砂土灭火的原理是 ;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 。
19、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图所示:
(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 ,原因是 。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 ,原因是 。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 ,原因是 。
20、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 。
2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根据图中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甲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 。
(3)甲图铜片上白磷、红磷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
(4)乙实验说明只要同时 ,燃烧就能发生。
2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按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塞上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管,然后放入盛有90℃热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热水中,观察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b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1)图A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2)如图B所示,将一只空、冷试管倒扣在热水中的白磷上,根据已有知识推测该实验的现象是 ,你推测该现象的依据是 。
(3)如图C所示,将茶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过了一会儿, 蜡烛先熄灭。
23、白磷是一种能在空气中自燃的物质,请你利用物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实验室里,少量的白磷为什么必须保存在冷水中?
24、探究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实验如下图:
(1)图一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并产生白烟,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
(2)图二观察到 ,说明可燃物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还需要有氧气存在才能燃烧.
25、下面是两个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1 , 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2)如图2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