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共25小题)

1、在池水中可以找到如图所示的单细胞藻类——衣藻,下列能作为判断它是植物的依据是(   )

A . 能游动 B . 有杯状叶绿体    C . 有眼点能感光 D . 细胞呈球形或卵形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闻气体气味 C . 读液体体积 D . 熄灭酒精灯
3、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春天,柳絮飞扬 B . 夏天,荷花飘香 C . 秋天,黄沙扑面 D . 冬天,雪花飘飘
4、生蚝又名牡蛎,是一种软体动物,新鲜生蚝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锌元素能否进入细胞是由某一细胞结构所控制的。该细胞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质 C . 细胞膜 D . 细胞核
5、下列事物中,质量最接近50千克的是(   )
A . 一中学生 B . 一头牛 C . 一只鸡 D . 一只大象
6、某同学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细胞结构中,只能在洋葱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A . ①⑤ B . ①⑥ C . ②③ D . ⑤⑥
7、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 分裂 B . 生长 C . 分化 D . 癌变
8、水的比热容大,这种特性使它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这种特性的是(   )
A . 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B . 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C .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 . 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9、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不能反应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A . 断层 B . 褶皱 C . 火山 D . 风蚀蘑菇
10、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操作是(   )

选项

目  的

操  作

A

要调换目镜

转动转换器

B

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换用低倍镜

C

要增加视野亮度

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D

要使物象更清晰

调节粗准焦螺旋

A . A B . B C . C D . D
1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
A . 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 B . 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C .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 D . 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12、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 B .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C . 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并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D .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13、图中关于A点所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东半球、低纬度 B . 西半球、低纬度 C . 东半球、中纬度 D . 西半球、中纬度
14、某同学先后4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 1.73厘米、1.75厘米、1.71厘米、1.93厘米,则小球的直径为(   )
A . 1.73 厘米 B . 1.765 厘米 C . 1.77 厘米 D . 1.78 厘米
15、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A . 比热 B . 温度 C . 密度 D . 质量
16、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其原理是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易熔化和凝固的微胶囊物质。下列关于这种微胶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胶囊物质一定是晶体 B . 微胶囊物质的比热一定越小越好 C . 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 D . 熔化和凝固时,构成微胶囊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17、流程图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的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由内到外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B . 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C . 生物分类等级由高到低的层次:种→属→科→目→纲→门→界 D .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8、“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
A . 酒精和水混合 B . 黄豆和芝麻混合 C . 气体扩散实验 D . 铅柱粘合实验
19、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如图。要使药剂能输送至松树全身,则应注射到( )

A . 保护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机械组织 D . 输导组织
20、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点P表示山谷的是(   )
A . B . C . D .
2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①③
22、甲、乙两同学对同几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   )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

2

蜜蜂、青蛙、蚯蚓、蜘蛛、鱼

A . 是否水生、有无脊椎骨 B . 体温是否恒定、是否胎生 C . 体温是否恒定、有无脊椎骨 D . 是否胎生、是否用肺呼吸
23、如图,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固定在容器底部,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气球浸没在水中,升高水温,发现水面位置明显上升。则水温升高时,对球内空气相关的量分析正确的是(   )

A .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 . 质量变大、体积不变、密度变大 C .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D . 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不变
24、某同学发现前几天不小心浇了食盐水的月季花死了。月季花的死是不是与食盐水有关呢?于是该同学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 , 发现土壤中食盐水浓度确实过高。查阅资料得知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失水枯死。文中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25、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 B . 如果B点为室温刻度值,则A点可能为0 C . 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上升 D . 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8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共8小题)

1、正确读数和记录是准确测量的前提。如图甲为温度计测量的某地气温,则该地气温为      ℃。如图乙,物体的长度是      ㎝。如图丙为某次测质量时标尺上游码所对刻度,则游码对应读数为      g。

2、自然界的岩石很多,通常根据成因,把岩石分成      、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下图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    B.   C.

3、如图所示为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冷凝剂是热的“搬运工”,把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工作时,冷凝剂在蒸发器里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      (选填“吸热”或“放热”)。如此循环工作,从而使冷冻室保持相当低的温度。根据冰箱的工作原理,冷凝剂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选填“低沸点”或“高沸点”)。

4、GPS导航只要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便会自动根据当前位置设计最佳出行路线。遇到路口或转弯,语音系统还会语音提示。如图是某网友出行时手机GPS导航的截屏,据图回答:

(1)该图采用的是      定向法。
(2)终点大约在起点的      (选填“东南”或“西南”)方向。
5、天台近海,每年开渔期一到,就有很多海鲜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下表是四种海鲜的信息,请根据信息完成简单的检索表。

动物

特     征

乌贼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身体柔软

梭子蟹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身体有外骨胳,足分节

小黄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身体金黄色

鲳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身体银白色

甲处为      ,②处为      

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擦玻片→滴      →撕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
(2)如图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得到的图像。

①要使观察到的物象由B变到C,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②要获得物象D,上述四个物象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D。

7、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      (填序号)。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2)
A .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B . 珠穆拉玛峰每年在升高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以下可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泳,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②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③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④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⑤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8、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室温下极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可以营造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还可以使运输中的食品保持较低温度。人类首次制得二氧化碳是在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得到。
(1)将石灰石煅烧制得二氧化碳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根据干冰用途,可推测干冰的物理性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4小题,15空,每空2分,共30分)(共4小题)

1、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警察在破案时常根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出罪犯的身高,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确定古代人的身高。某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大胆的猜测:人的身高和脚长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人的脚越长,身高越高.

收集事实与证据: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该同学分别测量了家中几位亲属的身高以及他们的脚长并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结果记录见下表。

称谓

身高/㎝

脚长/㎝

 

表姐

162

22

7.36

自己

158

21.5

7.35

爸爸

172

25

6.88

妈妈

162

23

7.04

外公

167

24.5

6.81

外婆

165

24

6.88

(1)表格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评价与交流:另一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明显的不足,原因是:      
2、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      反映出来。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其破坏力越大。据此,请你提一条安全建议:      
3、某商店在出售一种比市场价便宜很多的银手镯,吊牌上还标注着是纯银。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质量监督部门通过测手镯密度来鉴定真伪。已知ρ=10.5g/cm3。下面是他们的测量过程:

(1)天平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左偏,则应把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将手镯放在左盘,然后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天平重新平衡。如图1,则手镯质量m=      g。
(3)将手镯放入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烧杯中,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

通过计算可知手镯密度为      ㎏/m3 , 手镯      (选填“是”或“不是”)纯银。

(4)若测量手镯体积时,未放入手镯前烧杯中水未装满,则会使密度测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某同学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加等量的水,用木夹夹住一块玻璃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所示。

Picture_x0020_3

(1)按图进行实验,可以探究      
(2)该同学认为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该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理由是      

(3)与同学们交流时,有同学提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若要检验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8题8分,第39题10分,第40题6分,第41题6分, 共30分)(共4小题)

1、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研究拟南芥种子在太空中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1)拟南芥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在植物的分类上,拟南芥属于       植物。 (2)
A . 藻类 B . 蕨类 C . 裸子 D . 被子
(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拟南芥种子属于      层次的结构。
(4)在生物分类学上,拟南芥和葫芦藓同界不同门,与苏铁同门不同纲,那么拟南芥和      

(选填“葫芦藓”或“苏铁”)共同特征更多。

2、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第39题图

 
(1)用图甲所示的炖盅炖汤,锅盖周围有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选填“空气”或“炖盅”) 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在炖汤的过程中,能闻到汤的香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大煲内的水沸腾后,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选填“同时沸腾”或“不会沸腾”)。
(3)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粒子模型表示沸腾的是      (选填“图乙”或“图丙”)。
(4)当大煲内的水沸腾后为使汤料快点煮熟,加大火力让水沸腾更剧烈,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某同学为了比较家中某品牌的牛奶和豆浆吸热本领的大小,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牛奶和豆浆,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温度(℃)

牛奶

20

25

30

35

40

45

豆浆

20

30

40

50

60

70

(1)除了天平,该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由表中数据可知: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牛奶吸收的热量。
(3)该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表示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4、现今有很多纪念伟人的蜡像馆,里边的蜡像不但与真人等大,而且连表情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现要给某个质量为80千克的名人制作蜡像,假如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蜡像原料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请计算蜡像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