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其中1-12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3-15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选得4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48分)(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
B . 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C .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D .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2、
如图是一种游泳辅助装备.它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弛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 )
A . 人的重力减小了
B . 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C . 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 . 人所受到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 . 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 . 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 . 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4、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 .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 .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5、甲比乙高,如果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
A . 甲做功较多
B . 乙 做功较多
C . 甲、乙做功相等
D . 无法确定
6、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 )
A . 离车越近,车的吸引力越大
B . 防止车上掉下物品砸伤行人
C . 火车驶过时,空气流速较大,气压会减小,安全线外气压大于线内气压,大气压力会把人推向火车,容易发生事故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7、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上浮,F浮=6 N
B . 物体悬浮,F浮=4 N
C . 物体漂浮,F浮=4 N
D . 物体沉在水底,F浮=3N
8、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A、B两容器中,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ρB ,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分别是FA、FB , 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是( )
A . ρA<ρB , FA=FB
B . ρA<ρB , FA>FB
C . ρA=ρB , FA>FB
D . ρA>ρB , FA=FB
9、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已知r冰=0.9×103千克 / 米3 , r浓盐水=1.1×103千克/米3 , 如果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 )
A . 下降
B . 上升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10、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球,同时轻轻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最终甲球悬浮在水中,乙球下沉到水底,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 . 乙球的密度等于1.0×10 3 kg/m 3
C .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D . 乙球对杯底有压力作用
11、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他们放入水中静止A漂浮,B悬浮,C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B . 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小于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C . 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D . 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
12、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 , 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F1>F2 P1>P2
B . F1=F2 P1>P2
C . F1>F2 P1=P2
D . F1<F2 P1<P2
13、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 , 功率分别为P1、P2 , 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 )
A . F1<F2
B . P1>P2
C . F1=F2
D . P1=P2
14、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 ,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小球的质量是40g
B . 小球的体积是50cm3
C . 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D . 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 .
15、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体积是400cm3
B .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 . 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 .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时5N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18分)(共9小题)
1、如图,将薄纸片置于下唇底部,沿着纸片的上表面吹气,纸片升起,可知吹气过程空气对纸片上表面的压力 _下表面的压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证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_ __.
2、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潜水艇在下潜时,受到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则G1 F1;在上浮时,受到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则G2 F2 , F1
F2 (均填“>”“<”或“=”)。
3、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如将物体再下沉5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4、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 , 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 , 则V1:V2= ;F1:F2= .
5、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的底面积之比SA:SB=2:1,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3:2,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液面未溢出,静止时,A中的小球悬浮,B中的小球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A、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pA:pB= 。
6、小强用1000N的水平推力将重3000N的小车沿水平路面移动了500m,小强的推力做功 J,重力做了 J的功。
7、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时,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 , 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 , 功率P2 , 则W1 W2 , P1 P2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在中招体育测试中,李强的跳绳成绩是lmin跳180次。他的质量为50kg,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6cm,他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 W。(g取10N/kg)
9、某建筑工地上一台升降机的箱体连同货物的重量为1500N,在10s内从楼的1层上升到5层,如果每层楼高3m,则升降机电动机至少做 J的功,功率最少是 W.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共2小题)
1、在“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的实验中:
(1)为了计算出人上楼的功率,需测量一些物理量,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分别为:
磅秤 、 、 。
(2)小明和小强两同学为比较上楼的功率的大小。小明的重力500N,小强的重力600N,他们跑到五楼,小明用时30s,小强用时28s,则 同学做功多; 同学做功快。
2、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序号).物体重5N,则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2)若选用的操作是②④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序号).
(4)拓展探究: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所用的盐水的密度是 g/cm3.(r水=1.0×103千克 / 米3)
四、计算题(27题6分,28题8分,共14分)(共2小题)
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日常需将物体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将体积为1×10﹣3m3、重6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g=10N/kg,ρ煤油=0.8×103kg/m3)
(1)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受的浮力是多大?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一辆质量2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100kW从静止开始运动,经l5s运动200m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接着匀速运动20s关闭发动机,滑行100m停下。其ν﹣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恰为车重的0.2倍,(g取10N/kg)求:
(1)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2)整个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的大小;
(3)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v;
(4)整个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