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二)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840年 |
1860年 |
1894年 |
|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
5977 |
60471.0 |
58915.8 |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
620.9 |
628.6 |
612.4 |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
2.5 |
3.5 |
143.4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00 | 133.5 | 240.4 | 275.5 | 372.9 | 520.4 |
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年份 | ① | ② | ③ |
1893年 | 15. | 81.8 | 2.6 |
1910年 | 39.8 | 41.4 | 18.8 |
地域时间 | 中国北部 | 中国西北 | 长江上游 | 长江中游 | 长江下游 | 两广地区 | 云贵地区 | 均值 |
1843年 | 4.2 | 4.9 | 4.1 | 4.5 | 7.4 | 7.0 | 4.0 | 5.1 |
1893年 | 4.8 | 5.4 | 4.7 | 5.2 | 10.6 | 8.7 | 4.5 | 6.3 |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
时间 |
事件 |
约1815—1835年 |
欧洲商业帝国向中国出口鸦片的价值增加了5倍 |
1840年 |
为了对付中国中断贸易,英国封锁中国的港口 |
1842—1844年 |
《南京条约》结束了鸦片战争,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
1850—1859年 |
世界贸易额增加了80% |
1860—1861年 |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
19世纪50年代 |
2.5万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在加利福尼亚 |
19世纪60—90年代 |
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
1870—1900年 |
世界工业产量增加4倍;世界造船业增加了2倍;世界贸易额翻了一番 |
1877年 |
维多利亚女王接受印度女皇的称号 |
1878—1913年 |
欧洲帝国的总面积翻了一番,总人口从3亿增加到5.5亿 |
1894——1895年 |
日本打败中国并占领台湾 |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下)》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材料一:明清时期,以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为基础的商人组织迅速发展。这些商人组织往往有自己的行规帮约。行会组织就把同行业产品的规格、价格,作坊的规模和地点,学徒、帮工的工资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有的商人组织规定,会员间及会员与其他商人组织间在工商业上发生纠纷时,须交由董事仲裁。商人组织还经常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信息网络,收集市场价格、政府政策等信息并由此获利。这一时期的商人组织承担着市场交易中所需的信用与保证功能,并利用传统伦理道德对市场交易进行规范。
——摘编自杨海滨、杜佳《明清商人组织与市场网络》
材料二: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商会章程附则六条》,并谕令在全国各省各埠设立商会。近代商会的产生与中国面对诸列强从领土到经济的欺辱是分不开的,更是与广大中国民营资本试图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列强侵略的民族愿望分不开。民国时期,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社会组织的近代商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商会成员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上海商务总会规定,表决时“以可否孰多之数为准……倘事不便言明者,可用机密投筒法”。商会开会时“务须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各抒议论,择善以从”。民国初年,在全国范围内振兴实业和“商战”热潮下,商会组织达到发展的高峰期。
——摘编自杨涛《商会与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