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余姚市统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25小题)

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 .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2mm B . 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37℃ C . 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 1kg D . 人平静时的心率约是 75 次/min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石蜡融化 C . 纸张燃烧 D . 湿衣服晾干
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盖上盖玻片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测量物体长度 D . 测量液体温度
4、如图所示的现象表明(   )


A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5、地球上的生物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有关下图四种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卷柏用孢子繁殖后代 C . 银杏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D . 月季有花、果实等器官
6、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7、如图中 1-4 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 . 脊椎动物、2 爬行动物、3 哺乳动物、4 蜥蜴 B . 1孢子植物、2 苔藓植物、3 蕨类植物、4 紫菜 C . 1种子植物、2 裸子植物、3 被子植物、4 水杉 D . 1无脊椎动物、2 裸子植物、3 被子植物、4 涡虫
8、“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上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 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 . 金属镓的体积在 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 . 该温度计虽然很小,但其量程却比体温计大
9、如图示生长在美洲沙漠中仙人掌科植物甲和生长在非洲沙漠中大戟科植物乙。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都有绿色肉质主干,有利于储存水分和进行光合作用盐 B . 甲乙都没有宽大的叶,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保存水分甲乙 C . 甲乙形态结构的差异是同种植物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结果 D . 环境中影响甲乙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
10、买回葡萄后,我们常常在葡萄皮上发现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在家庭自酿葡萄酒,这种微生物其实是(   )
A . 乳酸菌 B . 野生酵母菌 C . 枯草杆菌 D . 葡萄皮上的霉菌
11、每年 4~5 月有些桂花树上长着紫蓝色的果子(如图),桂果可作中药原材料,有润肺止疼等功效。桂花树在分类上属于(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
12、下列关于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是不同的物种 B . 是不同的品种 C . 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D . 具有共同的祖先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一所示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 26 倍 B . 图二中,图甲视野转换到乙视野需要移动载玻片、转动转换器和调节细准焦螺旋 C . 图三中,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视野也较暗 D . 观察结束后,把显微镜按照图一所示的状态放回镜箱
14、下面是 NBA 篮球明星科比的相关结构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科比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 . 科比的肤色为黑色,控制其肤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甲的结构③内 C . 图乙的a、b、c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d 表示细胞分化过程 D . 科比在赛场上具有“绝杀”之技,离不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
15、下列各图中,能比较完整地表达植物细胞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16、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B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C . 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砝码 D .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17、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可用于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红豆杉细胞内控制紫杉醇形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A . 液泡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D . 细胞壁
18、金属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 . 发出耀眼的白光 B . 放出大量的热 C . 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氧化镁 D . 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19、太阳表面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即太阳活动,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图中甲表示的太阳活动是(   )

A . 太阳黑子 B . 耀斑 C . 日珥 D . 耀斑和日珥
20、如图为四种组织结构图,其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 . B . C . D .
21、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

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③④ D . ②④⑤
22、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直接有关的是(   )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公转 C . 月球公转 D . 四季冷暖差异
23、下列各图反映的自然现象,主要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沙漠中的岩石 B . 冰川中的斗谷 C . 地下溶洞 D . 华山北坡大断崖
24、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25、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 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

A . 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 . 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C . 这一天14点太阳升的最高 D . 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30分)(共8小题)

1、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1)如图甲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2)如图乙是小科用体温计为小敏正确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小敏的体温为      
2、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甲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首先将       ,接着他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乙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3、阅读下面资料并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亚沿海自然环境优良,种类繁多的珊瑚虫在这里生长、然行,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大片珊瑚礁。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美丽的珊瑚礁、多种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

条料二:全球红树林树种约 40 多种,中国分布有 24 种,而东寨港就有 19 种,东寨港是我国红树森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天然食物丰富,是鱼、虾、青蟹等水生生物集聚繁衍和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

资料三:为了保护三亚的珊瑚礁和东寨港的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海南省建立了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如今三亚珊瑚礁保护区内的珊瑚礁覆盖率已逐步回升,昔日荒凉的“海底沙漠”又迎来一批批“新住客”;曾经因为村民挖塘养鱼、过度捕捞而被破坏的东寨港红树林也恢复了昔日生机,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

(1)资料一中“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这句话体现了       的多样性。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鱼、虾、贝、珊瑚虫分成两类,那么与珊瑚虫不是同一类的动物是      
(2)红树具有发达的呼吸根和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散落到海滩中,随着海水到处漂流,遇到合适的地方发育生长,这是红树对海滩生活环境的      
(3)资料三告诉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4)生活在两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水生动物“鱼、虾”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4、长江江豚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最近,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


(1)长江江豚属于      (选填“鱼类”或“哺乳类”)动物。
(2)某同学根据下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甲是      ,①处填写内容是      

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     )(填字母) (1)
A . 水星或地球 B . 水星或金星 C . 金星或木星 D . 火星或地球
(2)与地球相比,M 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 ④没有卫星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一颗普通的      (选填“卫星”、“行星”或“恒星”)。
(4)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      (选填“太阳系”或“地月系”)。
6、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8 年 5 月 21 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 3.5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 9 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为地球内部 3 层结构示意图,A 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 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7、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如图甲),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仅上的受光区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绕着图中字母       (选填“A”或“B”)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4 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      (选填“3”或“9”)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现象。
(4)图乙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每年元旦地球处于图乙中公转轨道的(   ) (4)
A . ①点附近 B . ②点附近 C . ③点附近 D . ④点附近
8、为探究番茄果实的结构层次,某兴趣小组将番茄的果皮、果肉及“筋络”分别制成临时装片,看到如下 A、B、C 三个显微物像。请据图分析:

(1)制作番茄临时装片时,应用到的实验用具主要有解剖针、镊子、滴管、洁净的载玻片和      等。
(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应转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3)显微镜下,番茄果肉的细胞壁薄、液泡大、细胞饱满,属于       组织,如图 B。
(4)观察到的“筋络”能运送营养物质和水分,主要属于       组织,这种组织贯穿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将植物体联系成统一的整体。
(5)番茄果实由多种组织按一定顺序结合起来,说明番茄果实的结构层次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共3小题)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1)
A . B . C . D .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3)
A .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⑷实验后将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 3 只甲瓶和 3 只乙瓶随机均匀地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      
(3)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3、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 1 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环形山,也叫做月坑。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 2 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g

体积 V/cm3

下落高度 h/cm

坑的深度 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 1、2、3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的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共3小题)

1、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①选择 90 株柑橘苗,把它们平均分成三组。

②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③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种植环境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 组 30 株

150 米朝南坡地

84 千克

不甜,酸味重

B 组 30 株

300 米朝南坡地

102 千克

最大

C 组 30 株

450 米朝南坡地

91 千克

甜,略带酸

(1)选取每组 30 株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宣种植在      
(3)由此实验可得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2、小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下列物像(如图):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2)观察时,看到了物像 D,在此之前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3、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别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


(1)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外有坚韧的       保护,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这是龟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据图甲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 29℃~31℃,原因是当温度低于 29℃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       ,当温度高于 31℃时,孵化成活率      
(3)据图乙分析,该种龟在温度 25-33℃范围内,性别分化的规律是      
(4)与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余姚市统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