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1 氧气的性质(第2课时)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6小题)
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 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 .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 .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2、下列性质,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氧气难溶于水
B .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C . 氧气能支持燃烧
D . 氧气能供给呼吸
3、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③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④他们是不同物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 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 . 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 . 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 . 闻气味
B .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 . 观察颜色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乙中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二、中档题(共6小题)
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H2O2
B . O3
C . C6H12O6
D . KMnO4
2、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 . 氧气在压强为101千帕时,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
D .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 .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4、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得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 ;② 。
5、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学习了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反应①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
(2)在反应③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子,其目的是 。
(3)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 (填“稳定”或“活泼”)的气体。
6、如图是铁丝、硫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1)实验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 ,该错误操作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
(2)A、B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是 、 。
(3)A图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答两点)。
(4)归纳、比较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上述化学反应中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一条: 。
三、拓展题(共2小题)
1、关于O2、SO2、H2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含有氧元素
B . 都是氧化物
C . 都是化合物
D . 都含氧分子
2、
(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
(2)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着的木炭伸入装有A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D,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
①A是 ;B是 ;C是 ;D是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②写出B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